笔趣阁 > 贫女奋斗手册 > 第77章脱贫

第77章脱贫


“啊?”桐叶惊讶不已。

        细瘦的少年着急的解释:“真的,你别看我瘦,  地里的活我一点没少干。就是……就是天生白,  晒不黑。”

        “……哦”

        院外传来一个妇人的高亮嗓门:“桐叶啊~我们才你听你外婆说的消息,  就连忙赶来了,来、来、来看看我家的栓子。”

        “还有我家阿祥。”只是另一个妇人。

        桐叶迎出去,  发现院子里竟然来了三个妇人,都领着年龄合适少年。

        还有一个竟然领了两个笑着说:“桐叶啊~我家老大比你大点,老二比你小点。喜欢大的小的随你挑!”

        桐叶……

        桐叶原本打算在桃花村住上七天到十天,  结果村里人实在太热情。年龄合适的拒绝完了,竟然剩下年龄小的也来推荐。搞得桐叶头大如斗,最绝的是桐叶去她外婆家,  路上碰到一个七岁小屁孩。

        “桐叶姐姐,  你选我吧,我长大娶你。”

        桐叶看着小家伙亮晶晶的黑眼睛哭笑不得,不过山里人重诺,桐叶不敢胡乱逗他,  只能笑着拒绝:“不行你太小了。”

        然后小家伙哭着跑了……

        因此桐叶只在桃花村呆了三天,  就决定启程回去。实在是她要再不走,就要做准备拒绝村里所有大大小小的后生了。

        桃花村的人知道他们要走了,都来送。乌压压一大片就像开村会一样。桐叶他们挥手再挥手,才在一大片不舍的眼光中离去。

        “要记得常回来啊~”这是所有桃花村人的心声。

        自己的大姐这样受人崇敬,  让两个男孩子心里说不出的复杂。

        “大姐,我听曾祖爷爷说,你当年和爹为了能出山,  是跪着求的。”虎头一边走一边低声问。

        “嗯,我和爹就跪在出村口。”

        虎头不说话了,只是默默的赶路。两天一夜,他们有回到了山底村,在哪里歇了一晚。第二天他们去村里顾牛车,路过李奶奶家,桐叶说:“那时候我和爹根本不知道鄠县在哪里,就是跟李奶奶打听的路。”

        到县城桐叶领着两兄弟到了,青石街,指着一处地方说:“就是在那里,我和爹突然被人拦下要收五百文的认门钱,和每次二十文的抽头。”

        每每想起那时候桐叶都会觉得,好不容易。她的声音有些哑:“可是一担柴才卖一百八十文。而且我们翻山越岭来到这里,挣那么点钱是要给娘救命的。”

        “你们大姐不容易,为了保住钱。她泪流满面的发毒誓,说她一定会再来卖柴,会按规矩一文不少的给人。否则就碎尸万段,不得好死。”

        石头听着他爹的话泪流满面,虎头也心疼的喊“大姐~”

        桐叶摸摸虎头的脑袋:“走,大姐再带你们去个地方。”

        又是下午的南大街,依然是天香楼前,路上的行人依然姿态悠闲,路边的小贩依旧热情的招揽买卖。

        “就是在那里,大姐冲出去拦住了前任周县令的官轿,想要求得一份户籍好搬出来。”

        恰好又是下衙时间,郑子纯就住在县衙后边,自然桐叶他们碰不到。却碰到一位不知哪位大人骑着马,后便跟着两个带刀衙役‘嘚嘚嘚’骑马路过。

        桐叶一家人目送骑马的大人走远,又回头看向桐叶刚才指的地方。

        “我原本想着拼着一个人坐牢,也要把户籍办出来。谁知道爹被人认出来,县令大人要把我和爹一起下大牢。”

        李有福眼圈红了:“你们大姐为了求县令大人放了我,跪在那磕头,头都磕破了地上都是血啊~”再木讷的汉子,想起这段往事都会忍不住落泪。

        虎头再也忍不桩哇哇’扑到桐叶怀里哭起来:“大姐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说爹娘偏心了。”

        桐叶安抚的拍拍虎头的背。

        “大姐~”石头走过来眼里也都是泪。

        桐叶笑着拍拍石头的肩膀,替他擦干泪:“都过去了,不用替大姐伤心。”她半弯腰双手扶着虎头的肩膀,认真的说:

        “虎头,大姐带你走这一趟,不光是为了让你知道,凡事必有原因。”她抬头看看石头对两兄弟说:

        “最主要是是想让你们明白,世上原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两个男孩子有些惊讶的一起看向自己的大姐。

        桐叶伸出自己的手掌:“五根手指生来就不一样长,就好像这世上的人,自落地就注定不同。羡慕和嫉妒是没有用的,我们得凭自己的能力去努力。”

        两个孩子听得有些懵。

        “还有有些事注定没法公平,我们只能选择接受或者改变。”

        两个孩子还是不明白。

        桐叶叹口气问虎头:“爹和娘,你最喜欢哪个?”

        “一样喜欢。”虎头随口说到。

        桐叶把虎头的小手放到他的胸口“摸着你的心,好好想一想:爹和娘你更喜欢哪个?”

        “爹。”

        “那你是不是就是对娘不公平?”桐叶问道。

        虎头愣了一下连忙说:“娘我也喜欢的。”

        “可你最喜欢的是爹。”桐叶冷静的指出来。

        虎头为难的皱眉。

        “看,你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别人?”桐叶舒口气“我们是一家人,要爱彼此也要包容,知道吗?”

        在这一刻,石头忽然明白桃花村的人,为什么会尊敬大姐,也明白了爹娘为什么要爱大姐。因为他的大姐,勇敢,善良、聪明、宽容。从这一刻起石头一生不曾违逆过他的大姐。

        虎头对桐叶说:“大姐,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找别人毛病的时候要先看看自己。这世上本来就有很多没法公平的事,我们要靠自己的能力去努力。”

        桐叶欣慰的笑了,脸上的笑容温柔极了,虎头觉得那是他一生中见过最美的笑容。

        回到家里就要忙起夏收的事情,家里的母牛刚刚生了小牛犊,他们家得租借牲口来拉车。八十亩地的夏收并不轻松,好在陈青已经提前雇好了日子工,陈粮也已经派人收走了,一切都井井有条。

        夏收过后,李家的日子回到正轨。李有福每天去一大早送菜的时候,顺便领着虎头去县里的学堂,晚上再接回来。虽然学堂的伙食有点贵,但对于现在的李家实在不算什么。

        最重要是这位先生,头发总是梳的一丝不苟,衣着整洁笑容和蔼,年龄不过三十余岁看着就感觉像个先生。据说教的挺好的,收学生还挑呢,束脩也贵些。

        这一天,桐叶挎着一篮子时鲜的蔬菜,去青石街看望赵无垢两口子。

        “你这丫头,伯母吃你们菜也就算了,怎么如今还给伯母带衣裳?难不成你家地里还长衣裳。”云娘笑着调侃桐叶。

        实在是自从桐叶家开始种菜,她总要三五不时的来送。云娘每次拦,桐叶总是笑着说:“地里长的不费事。”

        听了云娘的调侃,桐叶笑嘻嘻的说:“我娘让我学裁衣裳呢,我就试了几件。觉得能凑合了就赶紧来献宝了。”

        云娘留心看了下料子,上好的暗花府绸,细密的针脚。活计做的不错。

        “将来最要娶了你,那绝对是有福了吃穿不愁。”云娘笑着说完,忽然发现不对又接着问“家里夏收都忙完了吧,我记得你上次说,你家牛要生了?”

        ……

        晚上赵无垢知道桐叶今天过来的事,点点头没说什么。

        云娘一边收拾蚊帐炕铺,一边叹息:“多好的姑娘,哎……生生给耽误了。”至于为什么耽误他们两口子心知肚明,只是从来不说出口,隔墙有耳。

        赵无垢一边脱衣服,一边点头。忽然他停下来说:“要不给说给咱们俊儿?”话这么一说赵无垢觉得这主意不错。

        “这丫头咱们知根知底,又跟你处的好……”

        “等等!”云娘打断赵无垢的话“你认真的?”

        “嗯。”

        “不行!”云娘从炕上下来“那丫头有什么好,人不大胆子比天大。小小年纪敢拦官轿,敢领着几十汉子换粮食,都能成精!”

        赵无垢皱眉。

        云娘歇口气接着说:“才十三四岁,就什么事都敢往自己身上揽。揽就揽吧过后还不知收敛,去借什么《齐民要术》搞得风风雨雨。”

        赵无垢抿紧唇。

        “我不会让俊儿娶她进门的。”云娘冷冷的说。

        “到底是为了婉娘才……”

        “那也不能拿俊儿去填坑。”云娘凝眉想了一会说“要不咱们在华阴给她找户好婆家?”

        也该是桐叶桃花开,不光赵无垢夫妻操心,八里村的孙茂也看中了桐叶。起先孙刘氏还吃了一惊:“你忘了桐叶是知县大人看中的?”

        “一惊一乍的干嘛?”孙茂瞪了自家婆娘一眼“先说人,这姑娘是真不错,本事你也看得到,三年前李家什么样,现在什么样?还有这次打人的事。”

        “啧啧”孙茂摇头“好本事。”

        孙刘氏有些犹豫:“这十里八乡谁不知道她有本事,可是……”

        “我想了,这事合适着呢。咱们儿子老实忠厚,配这样的刚好。再说咱们谈好了先放出风声,看大人有动静没。再说阿明才十五,等过两年知县就又满三年了。”

        说道这里孙茂看向自家孩子娘:“到时候说不准大人就走了呢,再说要是不走阿明也才十七不耽误什么。”

        这一天对郑二娘来说简直是喜事不断,先是一大早里正家的孙嫂子,来透了意思想把桐叶说给自己的大儿子孙明。后来又有云娘来,想把桐叶说给自己娘家嫂子的寡妹的儿子,那家里虽有些清贫,但是那少年已经是秀才了。云娘说了那寡妹,就想找个能顶得住门户的媳妇,桐叶再合适不过。

        这两门亲事各有各的好:一家虽然年龄有点小,但知根知底又离得近;一家虽然远,但是人家有功名能立即成亲。

        郑二娘挑了这家挑那家,终于有了‘一家有女百家求’的感觉。这两家都不错,一定能让叶儿挑个可心的,郑二娘心里美滋滋的想。

  https://www.biqugebar.net/12_12077/49109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