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看中的大臣都与我为敌 > 第9章 元熙起兵

第9章 元熙起兵


胡僧敬暗杀元灏一事,当天便传得满城皆知,大家无不佩服,却也叹息没能真的杀了元灏。
  元灏倒也说话算话,没杀胡僧敬,将他流放边疆,元灏还借此,将胡氏一族在朝为官之人都解除了职务。
  现在这朝廷谁说了算,一目了然。虽然是皇上亲政,可是元诩只有十一岁,他只是担了“皇上”这一虚名,要说以前太后还会听取他的意见,还会重视他,那现在则完全不同了,元灏实际上才是那个能左右朝廷之人。
  元灏处理完了胡氏一族,终于将长进侯奚康达和车骑将军侯刚“请”来了他的府上。
  奚康达和侯刚此时已经得知了清河王被害,太后被软禁的消息,他二人满眼都是压制不住的怒火,一走进前厅看见元灏,侯刚便冲上去抡起拳头作势要打。
  还没等奚康达上去阻拦,元灏一掌便包住了侯刚高高落下的拳头,并一回劲将侯刚向后推去,侯刚连退几步,重心不稳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侯刚,你别放肆!别以为我不敢杀你俩,这朝中就没有我元灏不敢杀的人!”元灏一声怒吼震得侯刚和奚康达呆坐在地上不敢起身。
  “若不是你的长子娶了我的幼妹,你今天根本没有资格出现在这!侯刚,奚康达,不要总是装出一副一心护主的样子来,谁心里还没点私欲?侯刚,你若不是因为将太后伺候得好得以加官进爵,你能这么忠心于她?奚康达,你那点心思我也不说破了。大家既然都是为了自己,那就联合起来做点让自己更痛快的事情来岂不更好?”
  侯刚正打算要站起身来反驳元灏,突然感觉到奚康达抓在自己胳膊上的手用了用劲,侯刚平时看起来憨傻,可这一刻他立马就反应过来,把即将要出口的话生生咽了回去。
  一看这两人谁都没说话,元灏继续得意地说道:“咱三家既然是姻亲,就应该联合起来共享荣华富贵。这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皇上每过十来年都会死一个,难道咱们就都得给陪葬吗?管他下一个上来的是谁,咱们继续做咱们的臣子就好。更何况现在上来的这位才十一岁,他还要叫我一声姨父,这摆在眼前的权力和富贵难道要拱手让人吗?咱们做臣子的要的不就是这些吗?”
  元灏走过去扶起侯刚和奚康达,让他们坐下,还喊来下人上茶,笑意盈盈。这变脸速度更使得侯刚和奚康达一身冷汗,坐立不安。
  “我知你们想要为我杀了清河王而讨个说法。我也是没有办法,明明是他起了谋逆之心,却反说我要谋反,我若不动手,他就必定是要置我于死地的。至于太后,你们放心,毕竟亲戚一场,我不会伤她,但是她与小叔通奸一事现在已是人尽皆知,也实在不好再出现在前朝,就让她在后宫安分守己地做一个真正的深宫妇人吧。”
  从元灏府上出来,侯刚和奚康达已恢复了自由身,他二人一路骑行,见后面无人跟踪,这才狂奔向城外,侯刚跳下马来,仰天长啸以疏解心头的悲愤,奚康达也是满脸哀伤,他走上前去拍了拍侯刚的肩膀,说道:“我们都知道到底是谁想要谋反。可奈何我二人此时没有能扳倒元灏的实力,只能假意投靠他,以换取他的信任再谋时机。王爷的惨死和太后的屈辱,我奚康达不会忘!”
  待侯刚和奚康达走出府门,元灏冷哼一声,一转身便看到满脸挂着泪珠的骊真。这几日元灏忙忙碌碌进进出出,骊真以为他就是忙着朝廷和军队里的那些事,可是刚才听到几人的对话,她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你别这么一副哀怨的神情,看的我心烦。对,我是杀了清河王,软禁了你姐姐,还发配了胡僧敬。但你现在是我元灏的妻子,你得站在我这边,否则那么多的妾室,我随便都能让任何一个顶替了你。”
  “你是从何时动了这反心的?”
  “从你姐姐进宫的那一日起。”
  元灏以强势镇压控制着洛阳城的局势,但他没想到,从邺城传来了起兵的消息。
  相州刺史元熙本是中山王元英长子,虽然好读书有才华,声名远播,但是却轻躁浮动,所以元英认为其非能继承王位守护家族之人,于是请奏立第四子元略为世子。
  元熙一下子没了前途可言,累迁将作大匠,掌管宫室修建,可谁知因为俊俏外表,竟做了当时领军将军于忠的女婿,立马飞黄腾达,做了相州刺史。
  当年在京时,元熙与弟弟元略、元篡都与清河王交好,非常亲近。听说清河王被元灏杀害后,元熙想都没想就在邺城起兵,元篡也随后偷跑来邺城支援兄长。
  元灏派尚书左丞卢同前去邺城镇压,可卢同还没到邺城,元熙已上表至朝廷:自王朝奠定已传至九世,根基稳定,绵延繁茂。灵太后圣敬自天,德行如同马皇后与邓皇后般;皇上神睿纂御,如黑夜的烛火般给与万民光明。四海安定,八方归化。而领军将军元灏宠幸左右,豺狼之心,受君上恩惠却反咬一口。阻隔太后与皇上相见,不顾亲情。太傅清河王横遭屠害,致使忠臣烈士,丧气哀嚎,亲贤宗戚,愤恨内外。臣认为细草如不除尽,迟早杂草丛生,更何况元灏悖逆如此,孰可忍之!王公宰辅,或世着忠烈,或受恩君上,如果能出力翦除元灏,使太后和皇上不受其控制者,臣当即便解甲散兵,赶赴洛阳宫城谢罪。臣虽才华不如人,位居洛阳城外,但也不容坐观奸丑,虚受荣禄哉!
  元熙起兵十日后,他的长史柳元章、别驾游荆、魏郡太守李孝怡感知这是一个可以投靠元灏的好机会,便率领城民闯了进去,杀了元熙的部下,并把元熙、元篡和他们的儿子们抓至高楼之上,卢同将元熙和他的儿子们斩首于邺城最繁华的大街上,并将他的首级送回洛阳。
  元略偷跑出来,在故人司马始宾的帮助下用芦苇扎成筏子在夜间渡过孟津,投靠西河太守刁双。元略本以为很快风声就会过去,没想到躲藏了许久,依然见到不少悬赏通缉自己的告示,他知道一旦被抓自己肯定会被元灏处死,又怕连累刁双,于是刁双让侄子刁昌送元略渡过长江,元略跑去了梁国,梁国皇帝以礼相待,封他为中山王。
  至此,再也没人敢站出来为清河王和太后申诉了,元灏彻底掌控了朝廷。

  https://www.biqugebar.net/20034_20034571/161615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