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道宰 > 第2章 漫话修仙路

第2章 漫话修仙路


夜。忽然飘来的乌云挡住了空中的硕大玉盘。

        东临城中某座寂静小院。

        唯有左边一间房间亮着灯火,有人独坐。

        不知过了多久,屋内的身影从桌边起身,吹熄烛火,应是准备就寝。几乎是在烛火熄灭的那一瞬间,黑暗中一道身影,急速掠过院子,撞开那扇门,直扑黑暗中的屋内身影。

        哇!

        砰!

        一声惨叫伴随着一声闷响撞破小院的宁静,与此同时,一个身影从屋内倒飞而出,狠狠地撞在了院墙上。

        屋内的烛火再度亮起。

        月光重临大地!

        院墙墙角,一个面色苍白的少年在银色光华的照耀下,更显凄凉。

        这少年,赫然是大半个时辰前与陆晨儿分别后走在回家路上的周玄!

        周玄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小脸上并不见痛苦,他掸了掸身上的尘土,轻松写意,就好像刚才是撞在了绵床锦枕上一样。

        “喂,我说大王叔,您又是什么时候发现我的?”周玄望着从屋内走出来的那个高大身影,问道。言语间好像没有任何失落,反而沾沾自喜,“这回怎么着也得是进门那一刻了吧?”

        “你在巷口的时候。”被周玄称作大王叔的高大身影是一个面色黝黑的魁梧中年男子,他只穿着一件单衣,好像夜凉如水这个词从不存在一般。胸口半裸,一道刺目的疤痕如同虬蛇,隐露其间。

        在周玄的印象中,他的大王叔从来都只穿一件单衣。无论是腊月寒冬,还是三九酷暑。

        “怎、怎么可能!”周玄瞪大了眸子,一脸的不可置信,“上、上一次你还是在我潜伏门口足足一刻钟后才发现的呢!”

        他大王叔没有理会他的疑问,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就转身回了屋内。

        周玄不敢造次,唯有屁颠屁颠地跟上。

        叔侄俩隔着灯火相对而坐。屋内无风自动,门轻轻地关上。

        周玄不敢看他大王叔那张好像天下人都欠他一百两银子的脸,盯着桌上的烛火伴随着后者的跳跃而放空心神。

        大王叔轻敲一下桌子,将周玄的视线引到他的身上,他自己倒是不看后者,而是沉声问道:“你可还记得,十年前我们第一次见面时说的话。”

        周玄点头,心绪黯然地应了句知道。

        六岁那年,与周玄相依为命的母亲在河边洗衣,不慎坠入水中丧命。在道学的牵头下,周玄草草地给母亲举办了葬礼,葬礼上,他与大王叔初次相见。

        那夜,周玄正在为母亲守灵,他大王叔站在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隔着雨幕,失神地遥望着灵柩,直到周玄撑着伞走近,他才回神。

        “我与你的父母有故。”记得那时,他大王叔这般对他说。

        至于何故,他大王叔没有说,两世为人的周玄也没有问。他这世人的母亲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女子,以采药为生,至于父亲,她几乎从未提起过。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周玄才三岁,他没有获得后者任何的记忆,所以,对于自己的哎呀父亲,周玄没有任何印象。

        不过母亲曾对他说,他长得比女子还要好看,其实是遗传了他父亲的容貌。

        这倒让周玄释然,因为他的这身漂亮皮囊,与模样只能算得上清秀的母亲几乎没有任何相像之处。他很多时候都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他的母亲路边拾来的。

        但这又让他好奇,他这一世的父亲到底长啥惊天模样,能生出他这个如此漂亮的儿子,也暗暗佩服,老妈御人的本事。

        就像所有的母亲一样,周玄的母亲对他极好,可能是为了弥补孩子从小就失去父亲的遗憾,母亲对他一直言听计从,万事依顺。没有人知道,上辈子缺乏母爱的周玄,对从天而降的母亲,是多么的珍惜。

        哪怕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

        周玄犹记得,母亲最爱在她怀着自己时种在院子里的桃树下,为他量身高,总是念叨说玄儿你很快就长大了,长到十八岁,就和泥里的树根一般茁壮了。

        然而,短短三年后,上天就又给他开了这么一个残忍的玩笑。

        “你的父亲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你的母亲含辛茹苦将你带大,更是如此。”这是他大王叔对他说的第二句话。

        “如果你想知道关于你父母的一切,我可以告诉你,不过,你需要过我这一关。”他大王叔的第三句话如是,“只有这样,你才有资格知道。”

        这一“关”,就是周玄对他的偷袭,能够得手。

        偷袭可以是任何时候,吃饭睡觉洗澡如厕,甚至是在深山老林里,两人一同潜伏捕兽时,平日里还好,最多被惨揍一顿,城里都是平地人类,生不出大事,而且有他大王叔比母亲还要厉害的草药手段喂养,断手断脚什么的,最多十天半个月就完全好了。

        记得有一次,两人进山捕虎,周玄心血来潮偷袭他大王叔,被后者一巴掌扇了出去,恰恰好落在那只大老虎面前。

        于是乎,那一次,周玄被那只老虎追了足足几座山头,最后若不是他一狠心纵身跳下山崖,早已被啃得剩下骨头。

        一个星期后,衣衫褴褛、血迹斑斑的周玄回到家里,只看到哭红了双眼的路晨儿,还有脸色一天比一天苍白的陈元和何霁云。老头儿还去买了香纸,做了副招魂幡,不停念叨着你小子要是死了就回来捎个信……

        自此以后,周玄出手的次数越来越少。这并非是他吓到了,而是他明白了,杀人,出拳千万次,不如一刀砍落头。

        这似乎是一种心境的飞升。虽然至今没有偷袭他大王叔得手,但是,那只曾经追了他逃了好几座山头的老虎,却嘴中死在了他的刀下。

        “你多大了?”昏暗的灯火中,他大王叔忽然问了这么一句。

        “再过三个月就十六岁了。”周玄答道。

        “还有三个月,可是我等不了这么久了。”这一次,他大王叔定定地望着他的眼睛,神色复杂地说道。

        “您……要走?”周玄心中咯噔一跳,满是失落地问。他大王叔如此高手风范,怎么都不像是将死之人,既然如此,那就是要离开了。

        他大王叔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道:“这些年我迟迟没有让你入道,其实是希望你走上修道之路前,将根基打好,就像一块铁石胚子,唯有经过千万次敲打之后,才能锻造出削铁如泥的宝刀。否则,后天的工艺再如何上乘,也只是纨绔腰间的绣剑罢了。”

        不理会周玄一脸的震惊,他大王叔自顾自说了下去,“这么久的敲敲打打,再加上那么多上好药引的辅助,你就是一块烂铁,也能与宝刀争三分光辉了。这几天,我就会助你通窍穴开神识,让你真正走上修行之道。”

        “等、等等!”周玄忍不住打断他大王叔的话,艰难地咽了好几口唾沫后,方才有力气出声:“修、修道,是不是修道后就是仙人了?”

        “所谓修仙,其实不过是普通人的讹传罢了。”他大王叔不以为然地瞥了他一眼,缓缓说道,“修道,非是真指修仙。我们所修之道,其实是为天道。”

        “何为天道?不可道之道,其实就是天道。”他王大叔自问自答,“你入读道学这么些年,想必背《道经》已经滚瓜烂熟,‘道可道,非恒道’,反之来解,便是天道。只是天道缥缈,能解者有几何?”

        “对于天道的理解,与修天道的境界是一致的,很多人穷其一生只是堪堪一脚入道,或者在最底层的修行三境徘徊,正是由于天资愚钝,不闻天道。天道不闻的修行者,与普通武夫何异?”

        一连两个反问,激起周玄内心荡漾,如坐云端,如入玄境,他双眸失焦,好似云游苍天,眼前早已没有了面前的景象。

        闻言入道!

        他大王叔眸中精光闪烁。

        闻言入道者,普天之下,不过屈指之数。

        那些朝闻道,夕入道的天才,哪个不是成长为一方巨擘,百年一遇,也不过如此。

        周玄神游物化之外,有着说不出的惬意。只是,在那缥缈之境中,周玄只觉自己神元,似乎撞上了一重无形之壁!

        他大王叔静静地坐在位置上,等待着周玄神游一遍天宇后归神。他一向古井无波的双眸,此时无比炙热。

        砰!

        周玄的神元无法穿透那重无形之壁,神元被弹回躯体,击撞得他一个后仰,从凳子上栽到了地面。

        他大王叔叹了口气,眸中的炙热转变为一时之间难以遮掩的失落。

        “怎、怎么回事?”周玄摸了摸发晕的脑袋,保持着摔倒的姿势,问出现在他旁边俯身看来的大王叔。

        他大王叔看了一眼不知为何断掉的凳腿,然后回到了座位上。

        周玄老脸通红地起身,换了张凳子坐下。接下去说话的语气倒是淡然,“刚刚说到哪了?”

        他大王叔并没有把他刚才几乎入道的情况说出来,似乎是担心后者经不起这般大起大落,无形间损害了修道的锐气。他破天荒地扯了扯嘴角,没有回答这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

        “接下来具体地跟你说一下修行之道,切莫再走神!”他大王叔面色一正,沉声继续道,“一般人所说修道,普遍是指修行天道。但其实修行一界,可分而为三,即天道、念道以及武道。”

        “武道,又被称为外道,在三道之中,仅是末道。毕竟,哪怕将武道修行到了巅峰之境,也不过是开山裂土,仅穷肉体之力,试问一己之力,如何敌万人?哪怕修成传说中的金刚身,也抵挡不过天地雷霆。”

        他大王叔娓娓道来:“念道者,修行意念之力,神元不竭,则力不殆。其玄之玄,比起天道修行者可谓有过之无不及。前后者之间,修行之本实际上有着莫大因由。”

        也不理会周玄是否听得明白,他大王叔只停一瞬,便继续说道:“无论修行念道还是天道,都需要神元加持,只不过后者是以神元力量调动天地元气为己用,而前者是直接以神元化作念力杀人或者驭物。后者有四两拨千斤之优势,而前者则有杀人于无形之力。同境之中,必然是修行念道者为尊。但正如前面我所述,人力有时穷,而天地之力无穷无尽,故而唯有修行天道者,才能走到修行之道的极致。”

        “盖天下之巨擘,修天道者占八九,余下一二,又为修行念道者占七八。”他王大叔总结了这么一句。看到周玄面有异色,不用他问,便知其心中所想,于是又道,“不过,真正站在巅峰的强者,又十有八九需强体魄,唯有如此,才能纳天地之精华于体内而不损筋伤脉。这这几年我为何要你攀山入林,与野兽争胜?便是要你修身壮体,然后再辅之灵药,强骨筋、韧皮肉,总算是将你改造成一块上乘的胚子。”

        周玄恍然大悟,这么些年积郁的对他的愠怒不满立刻烟消云散,眸子里是满满的感激。

        他王大叔暗暗松了口气,想来早已知晓这小家伙的心中的介怀。他微微一笑,道:“但是,修行天道,光有一副好的身体胚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上乘的‘灵根’与‘神识’。灵根差,空生一副好筋骨,也是顽石一块;神识弱,难以行念道,更别谈御气天地。”

        “灵根与神识皆为天生,灵根有三十六窍七十二穴,二开其一者便可修道,三开其二者则为上乘;神识的强弱又好比江河湖海,绝佳者如大海,识海广阔无垠,神元延绵不绝。识海如溪,便是涨成河流,也不过沧海一粟。故而灵根绝佳与神识天生磅礴者修行天道可一日千里,反之则事倍功半。”

        “那您看我……”周玄边问边傻笑。

        “你的资质还算可以,加上这些年打下的底子,好好努力,日后在这一道上会有一番作为的。”他大王叔瞥了他一眼,不咸不淡地道。

        “呃……”我还以为我是天赋卓绝、百年一遇之才呢。周玄闻言,炽热的眼神不免黯淡下来。

        他大王叔自是看出对方心思,眼底含着一抹难明笑意,但没有点破,而是接下去道:“天道一途,经过千年的发展,无数先驱圣贤的摸索,形成了一套严谨的修行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中,根据修行的每一阶段,修行者的身体与力量的变化,而制定了相应的等级。入道、三境、玄灵、仙师大境……”

        入道是修行道者步上修行大道之始,修行者一旦开神识、通窍穴、凝道海,便是入道。入道之后,则分三境,觉气境可觉察天地元气之存在,应气境则能与天地元气呼应共鸣,御气一境,正如其名,能够御使天地元气为己用,算是修天道控元气的真正入门。

        “三境之上的玄灵境界颇为玄妙。这一境界,是灵魂与天地的初步融合,修行者历经三境后在此间可感应天道玄奥,其间之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修行者日后的成就,具体地说,就像智者看孩童,三岁可知老。”

        “故而,这一境界的修练不可操之过急,一些才华惊艳的先辈,选择在玄灵境苦守多时,虽然耗费了他人一倍甚至数倍时间,但这一段经历,最终让他们得以登顶。修行一途,并非都是不进则退,更多时候,要讲究厚积薄发。这也算是我修道三十载的感悟吧……”

        ...

  https://www.biqugebar.net/22_22075/86949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