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晋阳公主 > 98.大唐晋阳公主

98.大唐晋阳公主


【  】,

        此为防盗章,  请在本章首发24小时以后刷新看,感谢理解!  李惠安不想走,扯李明达的衣袖,眼含水巴巴地看她:“十九姐说好陪我玩,  怎么才一会儿就不愿意了?”

        “愿意,  回头等我回宫,好好陪我们惠安玩,但眼下长孙府恐怕是不行了,那边出了事。你先进屋,一会儿我就去陪你。”李明达笑着拍了拍李惠安的脑袋,打发宫女带走她。

        李惠安虽有不满,  却也没办法,  噘着嘴走了,但没走几步她就折回来,  伸手和李明达拉钩,  要她就一会儿。

        “好,快去吧,保证是一会儿。”李明达和她拉完钩道。

        李惠安这才由着大宫女牵他走。但每走几步,她都会不舍地回头看一眼李明达,  眼见着李明达立在原地笑着目送自己,  她才开心地蹦蹦哒哒跟着宫女去了。

        田邯缮见二十一公主可爱的样子,  倒是忘了先前的恐惧,  “二十一公主很黏着贵主。”

        “同母姐妹,  自然更亲近。”李明达叹,  “长高了不少,她今年便到了册封的年纪。”

        “二十一公主也长大了。”田邯缮笑道。

        “人是怎么死的?”李明达话锋一转。

        “似是中毒,奴去瞧得时候,已经嘴唇发紫,七窍流血。下人都慌了,还喊着去请大夫。”田邯缮后怕地回忆道。

        李明达沉吟便可,便对田邯缮道:“备车,长孙府不能留了,我们这便离开。”

        “离开?这时候?”田邯缮有些不解。

        李明达看他一眼,“快去。”

        田邯缮忙告罪,打自己一嘴巴,怪自己多言,随即去安排。

        李明达进屋拉上了李惠安,随后欲去和李丽质辞别。李丽质此时却尚未睡醒,李明达不想叨扰她休息,便嘱咐其大丫鬟代两句话。她随后就带着李惠安坐车离开了长孙府。

        长孙无忌被叫过来时,瞧见稻垣三次郎的死状,也被吓了一跳。随后质问当时侍候随从们的证词,在众人磕磕巴巴的描述中,他终于弄清楚事情的经过。

        长孙无忌的脑子顿时嗡地一下,立刻强逼自己冷静下下来。

        他打量四周不见那个逆子的身影,忙叫问人他去了哪儿,见众人皆摇头。长孙无忌暴怒不已,叫人赶紧给人找回来。

        这边话音刚落不久,那边就传消息来。有上百个倭国跑到他们长孙府门口示威,要为他们的副使讨个说法。长孙府的人已然出不去了,出去一个就被他们围堵一个。

        “他们还说他们的正使已然前往太极宫,求圣人评判,给个公道。”

        长孙无忌咬了咬后槽牙,也晓得这件事的棘手程度。长孙无忌正踌躇是否要与倭国人直接对抗之际,又有下人来报,门口又来了更多倭国人,不仅要求长孙府交出凶手,还把长孙府的前后门都围上了,更有诸多百姓闻声前来围观,议论纷纷。

        以长孙府的实力,与区区几百的倭国人对峙很容易,但就怕双方一旦刀剑相向,事情的就会变得更为难解。

        “父亲,这件事不能让倭国人占了先机,我们需先派人去宫里报信,解释一下才行。无论如何,我是不信二弟能干出当场杀人的蠢事来。”长孙冲道。

        长孙无忌点点头,随即恍然想起来,“两位公主可还在?”

        这时一直未敢上前回话的丫鬟前来告知长孙无忌,事发之后,晋阳公主已经带着二十一公主从后门离开了。

        长孙冲愣了下,眼里随即闪过一丝温柔。

        长孙无忌则立刻松一口气,“真不愧是我的好外甥女,有她回宫帮忙言说,我心里倒是能放下七八分了。”

        ……

        太极宫。

        李明达先倭国使臣一步回宫,把消息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虽不知事情具体经过如何,但也晓得倭国副使死于长孙家有多麻烦。对于倭国百余数人,李世民自然不惧。他可以随便动动嘴,把人全灭了。但杀人简单,师出无名,势必会令泱泱大国名誉折损。李世民遂与来使谈判,态度强势却不威逼,除了答应会查清事实后惩办凶手,且暂且禁止长孙府所有人外出之外,李世民没有做出任何让步。

        倭国正使因惧于大唐皇帝的威严,无奈之下只能答应如此。但因担心大唐皇帝包庇自己人,胡乱糊弄他们结案,遂提出要使团之中必须出人与大唐查案官员一同调查。

        李世民应承,“我大唐做事光明磊落,自然不会随意糊弄你们,只要不干涉办案,派多少人随便你们。”

        倭国正使谢过李世民,“陛下一言九鼎,我们愿意相信陛下的承诺,遂也不比多派人手,只一人就好,便是我们的阴阳师芦屋院静。

        此人年少稳重,博学多才,且十分精通夏言,也略懂大唐诗律。派他出马,既不会给贵国调查增添麻烦,也会令我们使团所有人都会很信服调查的结果。”

        李世民应了。

        倭国使臣走后,李世民便命人立刻调查长孙府发生的经过。

        “阿耶,要不叫上那位阴阳师?”才刚倭国正使觐见,李明达一直站在李世民身边陪同,遂略微提醒一下。

        李世民点头,他差点忘了。惟诚心待人,人自怀服。他刚答应人家一起调查,他转头私自派人去长孙府调查询问经过,必定会引起人家的怀疑,遂立刻吩咐刑部尚书李道宗与倭国阴阳师芦屋院静共同侦破此案。

        因多一方人马参与,在调查上势必会慢一些。过了将近两个时辰,李道宗方来觐见。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一位年轻男子,身材消瘦,二十上下,模样秀气,脸却稍显白了一些,似乎是长久不晒阳光所致。

        “使臣芦屋院静见过大唐陛下。”芦屋院静行了跪礼。

        李世民观其举止不算出格,倒还可以,遂免了他的礼,随即问李道宗调查情况。

        “毒发作的时候,道垣三次郎正和长孙涣一起喝酒。菜出自长孙府,酒也是。最麻烦的……是令道垣三次郎中毒的那杯酒,是长孙涣自己所藏,也是他特意命人拿给了道垣三次郎。”

        “那酒长孙涣也倒进杯子里了?”李世民问。

        “回陛下,没有。所取为青梅酒,只专门给道垣三次郎饮用,长孙涣并没有动。”李道宗趁着声音回道。

        李世民蹙起眉头,这长孙涣的嫌疑太明显了。李世民就算想为他这个内侄子开脱几句都没办法,“但此事有些蹊跷,长孙涣与道垣三次郎无冤无仇,何故要害他?也难说是有人蓄意陷害。”

        芦屋院静拱手道:“陛下,便是存在陷害,此事发生在长孙府,从做饭的厨子到上菜上酒的下人,也都是长孙府的人,长孙府难逃干系。”

        李世民和李道宗对视一下,他们对芦屋院静所言自然都心知肚明。

        “再有一件,”李道宗看眼芦屋院静,略尴尬道,“长孙涣自事发之后,人就不见了,至今没有找到。”

        李世民揉了揉额头,只觉得脑仁儿疼。他这个外甥真给他丢脸了。

        “全城搜捕,见人立刻缉拿,但记住留活口。”

        李道宗领命,随即便和芦屋院静一同告退。

        二人出了虔化门后,芦屋院静忙请李道宗留步,“有句话略有冒犯,但却忍不住想问,才刚站在陛下身边的那位貌美姑娘是?”

        ;李道宗:“正是晋阳公主。”

        芦屋院静恍然点点头,然后对李道宗竖起大拇指,赞叹晋阳公主仪态端方,非同凡俗。

        “那是自然,我们陛下亲手抚养的格局怎会一样。”李道宗骄傲道。

        芦屋院静应和点点头,转手又去忘了一眼立政殿方向,思量片刻,便猛地问李道宗:“那贵国抓到杀害副使的凶手后,可会将其立刻处死?”

        李道宗怔了下,不知该如何作答,只说人拿到了就会请示圣命。

        芦屋院静略有不满。

        二人彼此再无言,随即一前一后离宫。

        李明达在立政门附近矗立了会儿,便回了自己的房间。

        二表哥这次是真惹了大麻烦,倭国那边虽惧怕大唐的国力,但也不会懦弱到眼看着自家副使白白死掉。

        刚刚听芦屋院静话里的意思,似是急于惩治凶手。倘若她二表哥真因犯罪而受惩治,李明达自不会帮他说话。怕就怕他是受冤,白白送死,还让某些人达到目的。李明达而今再着急也没有用,这是朝廷的事,非她可以插手。而今只盼着李道宗能够明察秋毫,洗清长孙涣的嫌疑。

        “贵主,奴刚接到消息,于奉去了东宫。”

        当初提拔祁常侍的内侍监于奉,竟和东宫有关系。

        李明达蹙眉,她没有料到这事,确实感觉有些意外。

        第二日,李明达便去东宫见了太子妃苏氏。

        苏氏偶感风寒,刚刚病愈。李明达此来正好以探病为由,问候诸多。

        苏氏笑着谢过她,命人备了许多酒菜招待李明达。

        午饭毕,李明达便劝苏氏出去走一走,能愉悦身心,姑嫂俩便相携去了东宫花园闲逛。没多久,李明达的目光随即便被花园东隅栽种的几颗仙人掌所吸引。

        巧了,这些仙人掌的刺皆是发白且呈半透明状,正与荷花帕上插的那根相合。

        众人子弟们都没有吃到好脸色,一行人随即散了。

        尉迟宝琪忍不住质问房遗直,为什么非要说碎布的事。

        “就算公主的坠崖真有蹊跷,跟你又有什么关系。你也不想想,敢陷害晋阳公主的人,会是什么身份,你又何必多言,凭添麻烦。”

        尉迟宝琪叹完见房遗直不以为意,便告诉房遗直侍卫郑伦以及两名从立政殿被赶出的宫女先后身亡的事。

        房遗直这才敛眸看向尉迟宝琪

        尉迟宝琪:“这是我阿耶的旧部递来的消息,准确。”

        房遗直未语,反而开始快步前行。

        尉迟宝琪赶紧追上他,接着道:“连这守备森严的深宫说死人就死人,你说多玄虚。晋阳公主坠崖的事不简单,劝你还是少插手为妙,别到时候为你们房家惹了一身骚。”

        “宝琪。”

        “嗯?”

        尉迟宝琪终于听到房遗直出声,还以为他破例肯认同自己的观点,特别开心。

        却见房遗直拱手,礼貌地和他作别,随即便拂袖带着清风去了。

        尉迟宝琪愣了愣,呆呆地看着房遗直远去的身影,才反应过来他刚刚唤自己只是要和自己告别而已。

        尉迟宝琪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出声。心累,罢了,不理他。

        尉迟宝琪哼了一声,打开折扇,扇了扇。

        萧锴等人随后赶了上来,见尉迟宝琪一人,问了房遗直去了哪儿。

        “甩了我。”尉迟宝琪不满地大声道。

        萧锴等人纷纷笑。

        “你必然说了什么话惹到他。告诉你,遗直的性子可没看起来那么温润,心黑着呢,还记仇。”萧锴郑重拍拍尉迟宝琪的肩膀,好心提醒。

        尉迟宝琪撇嘴,不想那么多,邀萧锴一同去喝酒。二人出了承天门后,萧锴和尉迟宝就骑马前往西市。

        二人走了没多久,便见街两边有数位女子翘首祈盼。

        尉迟宝琪乐了,“她们这是等着瞧咱们?”

        萧锴笑,“你多想了,多数都等着看魏叔玉,再不济也是看房遗直,轮不到你我。”

        尉迟宝琪垮脸哀叹一声,叹世道不同了,“我在夏州的时候,只要一出门,街上必定有许多妙龄女子偷看我。甚至还有一些大家闺秀特意守在茶楼雅间,就等着我路过。论样貌才学,我尉迟宝琪在夏州最出挑。到了长安城,却成了最末。”

        “实话。”萧锴被尉迟宝琪的自省逗得停不下笑,冲他竖起大拇指,“在长安城放眼看去,权贵子弟比比皆是,有才德的更不在少数。不过你也不简单,这长安城内的美少年中,虽排不上第一,第五第六总会有你的。”

        “那和我说说,谁第一?”尉迟宝琪问。

        萧锴:“具体谁第一就不好说了。论样貌,没人比得过魏叔玉。论贤雅,没人比得过房遗直。”

        “这我服气,遗直兄博议多闻,谋略深重,像极了他父亲梁公,我自然比不了。至于魏叔玉,你说他怎么长得,一点都不像他父亲,生出那么个俊俏模样来。”尉迟宝琪稀奇叹道。

        尉迟宝琪刚刚直呼魏叔玉名讳,便立刻引来街边女子的侧目。

        萧锴笑,“你小心了,别惹众怒,他可很受娘子们欢迎,你若说遗直兄还能好些。”

        “不说了,不说了,我谁也不说。”尉迟宝琪不服道。

        二人随后至肆意楼,喝到酩酊大醉方彼此告别。

        *

        太极宫,南海池东岸。

        李明达蹲在一株仙人掌跟前,已经看了半天了。仙人掌的刺有些发黑,只有小部分地方发白。这东西在长安城不多见,是从南方移栽过来,李明达以前逛园子也没注意,所以没什么印象。

        虽然这珠仙人掌上的刺跟她手上的断刺在颜色上有些差别,但从形状长短上看很相似,该是源于同种,却非同一株。

        李明达召来宫人质问:“昨日我来这,怎不见有它?”

        “回贵主,仙人掌冬日要移栽在屋内才行,这会儿刚刚移栽到园内。”

        “宫中还有哪几处栽种?”

        “韦贵妃,杨妃,徐充容的住所都有,还有西海池那边的三处园子也有。”负责打理园子的领事太监回话道。

        李明达又问太监这些仙人掌是何时才移栽出来。

        “韦贵妃那边是十天前,余下的都是在今天开始移栽。”

        “因何韦贵妃的提早?”李明达问。

        太监忙道:“贵妃十分喜看仙人掌花,遂早早问起,奴们也便尽早栽种了。”

        十天,刚好在她坠崖时间之前。

        李明达随即前往韦贵妃所住的大吉殿,果真在其后院瞧见了六株仙人掌。不过韦贵妃的仙人掌也跟南海池那边的一样,每株刺都黑,而且这六株仙人掌与园子里的一样,被栽种很仔细,株身没有一根刺是折断或是损毁不见。

        韦贵妃忙热情地过来招待李明达,请她进屋喝茶。

        “知你爱喝茶,刚刚特意叫人煎的,你尝尝。”

        李明达抿了一口,直摇头,“尝不来,甜。”

        韦贵妃恍然想起来,轻拍自己头一下,“瞧我这记性,倒忘了,你不爱甜,喝茶只要放盐。”

        “现在连盐也不放了,伤没好,太医让我少吃咸。我便发现这茶不放盐姜之类的佐料,品着有淡淡清香反而更好。”李明达笑道。

        韦贵妃惊讶不已,“竟如此?那回头我也试试看。”

        李明达又笑了笑,便和韦贵妃作别。韦贵妃有些不舍,很热情地拉着李明达的手,嘱咐她有空一定要常来。反正她所住的大吉殿与立政殿毗邻,并不远。

        韦贵妃一直在对她笑,但李明达却觉得二十分不自在。

        从她眼睛更加好用以后,她就发现自己在与人相处时,所看到的表情也更为细致,也便因此发现了更多的不同。比如拿父亲哥哥们对自己的笑,与从秀梅、绿荷以及高阳公主面对自己的笑容作对比,她便发现了假笑与真笑的区别。虽然笑都是扯起嘴角,但真笑时会嘴角上翘自然,眯着眼睛,而且眼角会产生皱纹,眉毛微微倾斜。

        假笑却很夸张,勉强扯起嘴角,眼角几乎没有变化。就是整个脸挤成一团,给人造成眼睛眯起来的假象,看起来仍很夸张虚假。

        而且这些天通过仔细研究,李明达还发现了个区别真假笑容的最重要一点。真笑时,嘴巴和眼睛动作并不是同时发生。真笑是从嘴角开始拉开,然后再带动眼睛。

        李明达敷衍韦贵妃之后,便出了大吉殿。她随即便放缓脚步,侧耳听到从大吉殿内传来韦贵妃的感慨声。原来她盼着自己能说出让她常去立政殿的话,这样她就有机会常见圣人。而且听韦贵妃的口气,对她该是很不喜欢,至少没有好感,不过倒没说她什么太坏的话,只怪了阿耶偏心而已。

        李明达缓缓地暗吸口气,迈大步回了立政殿。

        李世民已然在正殿内批阅起了奏折,瞧见李明达才回来,便想笑问她去了哪儿。

        “南海池。”李明达拦下端果汁的方启瑞,亲自端给了李世民,顺便又歪头瞧了瞧李世民所批阅奏折的内容。

        李世民“嗯”了一声,干脆把奏折送到李明达眼前,问她怎么看。

        “报功绩,求恩封。”

        “刚好泾州刺史空缺,那你说是升还是不升?”李世民饶有兴致地看着李明达。

        “那要看他是不是做的真和说的一样好。阿耶心中早有数了,偏偏问我。”李明达对李世民俏皮地眨了下眼,余光扫见桌案上的小木盒里放着一块碎纱布。

        “这是?”

        “房遗直从你落崖处捡的。”提及此事,李世民眼色发沉,“兕子还是记不起那日的事?”

        李明达摇头,她捏起碎布,“绫玉纱,染了朱砂。这凌玉纱我也有,做帕子用了。”

        李明达立刻命人取来那方荷花帕,给李世民看,“这是在我坠崖之处找到的帕子,却并非是我的。”

        李世民常住立政殿,与李明达相处时间很多,她当初绣此帕子的时候,李世民还尚有印象,“怎么看跟你的那个一样?”

        “绣法不同,只有我自己能辨认,也因此未敢乱说。而今既然房遗直从断崖处找到了这块碎纱,便坐实了我的认定。这绫玉纱轻薄,常用来做帕子和夏衣。而今虽已入春,却未到炎热之季,没有人会穿纱衣出门。那这碎纱必然是从帕子上扯下来,而且我感觉这块碎纱很可能就是来自我的那块帕子。”

        李世民很惊讶于李明达的分析,“照你的意思,该是你当时和人争执,导致你落崖,帕子刚好刮在断崖边的石缝上。而碰巧凶手和你有同样的帕子,便丢下去做了掩饰?”

        “若早有预谋,帕子相同也就不算是‘碰巧’了。”李明达道。

        李世民骤然冷脸,萧杀怒意四起,“阿耶定会为你做主,惩办到底。”

        “阿耶,这坠崖一事,还有我赶走的两名宫女身死一事,都很蹊跷,兕子很想亲自去查。正好我听说掖庭宫那边外臣查起来不太方便,阿耶何不让兕子去试试?”

        李世民见女儿用黑漆漆的眸子希冀地看着自己,如何能忍心拒绝,而且刚刚兕子的推断也表现出了她的聪慧机智之处,她该是有查案的能耐。

        “罢了,便允你。但你伤口尚未痊愈,不可太过费神,让程处弼随身保护你。掖庭宫你是方便,但侍卫郑伦之死,你查起来多有不便,阿耶就再找个人帮你。但切记此案调查要隐秘进行,不可宣告于众。”李世民自然明白,此事背后很可能酝有大阴谋。

        田邯缮:“奴有一点十分不懂,却如何能保证蛇一定会咬郑伦?”

        “有些蛇特别喜血腥,若是一条饿久了的,就很容易发起攻击。所以必须有人设计一个巧合,保证在放蛇之前,郑伦身上一定会有新鲜的伤口。”李明达琢磨完,立刻吩咐田邯缮去查实是谁在那日提审了郑伦,并且下手鞭笞他。

        田邯缮还要伺候公主,且出行容易引人注意,故而这调查的活计最终就落在了程处弼的身上。

        程处弼到监牢大门时,刚巧看到前方有名男子上了红枣骏马,正欲带着属下骑马离开。此男子身影清俊,风姿特秀,有这样气派的人,程处弼不需多想便知是房遗直。

        程处弼忙喊他。

        房遗直回首见是程处弼,笑了下,下马走过来。

        房遗直今天穿着绀色天香绢衣袍,腰绑着月牙白玉带,很干净简单,却越发衬得他清俊雅致,谦谦温润。房遗直不论样貌还是性子都如散着淡淡柔光的明月,美却不炫目。想到这里,程处弼不自觉的就想到了魏叔玉,他和房遗直正好是个对比。魏叔玉刚好是样貌和性子都如烈日一般夺目,他刚烈不阿,特喜欢坦率直言,正随了他那位有名的谏臣父亲。

        双方寒暄之后,未及程处弼问,房遗直像是会读心一般,就先开口告知程处弼那位鞭笞郑伦的官吏姓名。

        “此人可有什么嫌疑?”程处弼问。

        房遗直淡淡笑了,“说不好,尚没有实证。”

        程处弼愣了下,随即见房遗直说有急事,要和自己告辞,也不敢多留他。

        程处弼望着房遗直的背影发愣了好一会儿,终于意识到为什么从刚刚开始他觉得有地方不对。这房遗直是领了密旨同晋阳公主一起办案,但从开始到现在,他是只字不问公主那边的情况。

        难道他就一点都不好奇公主为什么派他来?

        房遗直回府时,正碰到他父亲房玄龄下马车,遂上前见礼。房玄龄得知他正着手帮公主查案后,便嘱咐他尽好本分,管好嘴。毕竟这件事被魏征参过一次,再不可出意外被他参第二次。

        “不然你我父子都得被逼着在朝堂上和他论辩一番。最后争得面红耳赤,却与国计民生无关,到底有什么趣。”房玄龄感慨叹道。

        “郑公事不论大小,皆严格处之,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过到底还是好处多。”房遗直笑了笑,伸手请父亲先行,他随后而至。

        房玄龄捻着胡子点了头,于是再不提魏征,边走边问房遗直查案的情况如何。

        “有意外收获。”

        房玄龄:“哦?是什么?”

        “暂时还说不好。”房遗直淡笑道。

        房玄龄便不多问了,这孩子办事他向来放心,他只等着听最后的答案便是。

        “对了,你二弟这两日怎么不见人?”

        房遗直摇头,“可能是前两天觉得闷,出城了。”

        “总是不着家。”房玄龄蹙起眉头,略显不悦,随后嘱咐房遗直,回头见了房遗爱让他立刻来见自己。

        房遗直应承,恭送走了父亲,方冷下脸来,吩咐家丁尽快找到房遗爱。

        *

        太极宫,立政殿。

        李明达已然得到了程处弼的回复,命人调查这名孙姓官吏的背景,至傍晚时,便查到此人乃是驸马房遗爱的曾经的属下。因没有实证之,但就这一件事来说还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不排除有阴谋,也不排除是巧合。

        至次日,李明达通过宋长远提供的内常侍名单,查到了案发当日有三名内常侍进入掖庭宫。之后就命田邯缮质问这三人当日的行程,其中只有一位姓祁的内常侍在上午有半个时辰的时间无人佐证他在哪儿。另外两个,出入身边一直有小太监跟随,且有掖庭宫其它宫女们作证,基本可以排除嫌疑。

        祁常侍死咬着自己腹痛出恭,并未干什么坏事。

        李明达闻之,便干脆亲自审问他。

        祁常侍起初见晋阳公主年少,还是女子,必然不经事,更是委屈抹泪喊冤枉,表现出一副十足可怜无辜之状。

        李明达边饮茶边静静地听其哭诉,偶尔吸吸鼻子。就在祁常侍哭声渐小时,李明达啪地放下茶杯,起身径直走到祁常侍右侧。

        李明达微微弯腰,冲着祁常侍右手臂的方向,轻轻地闻了闻。她这次可以确认了,是有一点点血腥气。

        祁常侍倒没有意识到公主是在“嗅”自己。单单公主在自己身边突然弯腰,就足够吓他一跳,直接忘了哭,愣住了。

        李明达站直身子,背着手,睥睨祁常侍,“你胳膊受伤了?”

        “没……没有!奴不懂贵主何意。”

        但祁常侍慌张的神色,已然给了李明达肯定的答案。

        “扒他衣袖看看,刚隐约看到有伤。”李明达道。

        田邯缮立刻带人按住祁常侍,把祁常侍的袖子撸了上去。果然见其胳膊上的数道抓痕,伤口已经结了一层薄痂。

        “这分明是女人的抓伤,你还有什么解释!”田邯缮喊道。

        “这、这是奴之前和宫女胡闹,不小心抓得。”祁常侍抖着身体和嗓子,磕磕巴巴解释道。

        “哪个殿的,叫什么名字。”李明达淡淡问。

        祁常侍瞬间萎靡,耷拉着脑袋,扑爬在地上求饶。

        李明达:“是谁指使你如此?”

        “没……没谁,奴瞧就是她们不顺眼。这两个贱人竟然笑我奴是个无根之人,一怒之下就动了杀心。”

        李明达见他眼神飘忽,知他撒谎。既然不肯坦白,必定是受了什么缘由,以至于怕成这样也不敢说。李明达明白自己便是几番再问,也会是一个结果,遂暂且不问这个,先问他作案经过。

        “这二人从立政殿来了掖庭宫后,就吃不得苦,每天哭哭唧唧的。奴就趁机示好,诓她们可以想办法送她们出宫。奴在事发前一天傍晚把她们叫出来,让她们暂时藏身在柴房的草垛里,告诉她们第二天就可以带她们离宫。但等到白天,院里的宫女都去了时,奴就找借口说带她们回院子拿东西。奴先让秀梅进屋收拾,然后以商量事情为由先诓绿荷到井边,趁其不注意推了下去,之后喊秀梅来救人,也把她推了下去。”

        阅读,

  https://www.biqugebar.net/38_38959/135808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