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信陵公子 > 第十三章 剑经兵法

第十三章 剑经兵法


却说魏齐府宴上,众宾客听了魏因一席话,把方才唐雎出现的震惊暂时抛在一边,都纷纷议论起来:如果与赵国、楚国联姻,会如何如何;而如果真拒绝了秦国、韩国,又会如何如何。无忌听众人说的纷乱,一时也理不出头绪。

        太子魏圉却向魏齐问道:“魏齐兄,不知赵、楚两国,可有什么出类拔萃、年纪适当的公子,可供选择?”

        魏齐忙道:“不敢。听闻赵国公子赵胜,乃是当今赵王亲弟,极受宠信,封于东武,号为平原君。其人年方弱冠,倒正与长公主相配。”

        无忌关心可能成为长姐未来夫君之人的人品,也问道:“不知这位平原君,人品如何?”

        魏齐答道:“据说这位平原君也是位年少英才,虽居高位,却平易近人,礼贤下士。门下有门客上千,倒有当年孟尝君之风范。”

        无忌却不屑道:“当年孟尝君号称食客三千,除了一位冯谖先生外,其余都是鸡鸣狗盗之徒,尽使些不入流的手段。当初率众逃出秦国之时,何等狼狈!后来他不容于齐国,转投我大魏,虽然身居相位,毕竟是客卿,远不及曾经风光。那些门客也纷纷散尽,哪有一个像是高义之士?”

        太子忙责备道:“无忌无礼,怎可妄言相国的不是?”说是责备,语气也不见严厉,倒像是温言相劝。无忌听兄长训斥,也住口不言。

        魏齐接着道:“无忌公子虽然口不择言,其实也有几分道理。不过这位平原君,风度气度俱佳,这一点倒是胜过当年的孟尝君了。”

        原来孟尝君虽然名传天下,相貌却是平庸,人也瘦小。当初逃离秦国后,途径赵国,被一群人围观笑话长相短小。孟尝君大怒,和门客一同持剑下车,砍杀了数百人,毁坏了一个县,方才恨恨离去。后来他人提起,均私下诟病孟尝君性格狭小,行为暴虐。

        无忌听魏齐如此极力夸赞平原君赵胜,心中也遥生好感,想要一睹风采。

        太子又问:“那楚国可有这等公子?”

        魏齐道:“楚国倒不曾听闻。如今得势的楚王亲弟熊子兰,已经四十余岁。楚王得子又晚,太子熊完也不过与无忌公子年纪相仿佛,都非良匹。”

        太子:“那近支公子之中,可有人选?”

        魏齐:“只听说有个阳文君熊枢,算是近支里名声稍显的,年纪也相近。其他魏齐实在不知。”

        太子沉吟道:“如此说来,大约也就这平原君赵胜,像是良匹了。赵国自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国力大增,倒也是个好去处。”

        无忌忽道:“听说先前赵国有位上卿,曾当面怒斥秦王,颇有唐雎老先生的风范?”

        魏齐道:“正是。那上卿名叫蔺相如,原本是宦者令缪贤的门客,也是后来立下大功,才名列上卿。他孤身入秦宫,面折秦王,完璧归赵,和无忌少公子身入秦营,劝退穰侯魏冉,有异曲同工之妙!”

        无忌叹道:“山东六国,多有英豪。若能勠力同心,何至于让秦国侵削至此!”

        众人也都感叹。

        又赏了一会儿舞,天色不早,席上杯盘狼藉,宾客已然尽兴。众人都拜谢魏齐款待,言道今日有好酒好宴,又见到大贤唐雎,还看了无忌、魏固两位公子的剑舞,听了魏因、魏齐对各国情势人物的点评,不虚此行,然后纷纷告辞。魏齐一一辞别,等太子携无忌告辞时,更是一路送到府外。

        太子离了魏齐府邸,将无忌送回家,自己也调转车驾,回宫去了。无忌进了门,却见小厮铃铛跑了上来,垂手道:“启禀公子,方才早些时候,有位须眉皆白的老头儿,送了一匣东西过来,说一定要公子亲自开启查看。”

        无忌大惊,知道定是唐雎,忙问道:“那老先生人呢?”

        铃铛道:“送了东西过来,那老头儿就转身走啦!问他姓名、住处,都不肯说,真是怪人!”

        无忌不悦道:“别老头儿老头儿地叫!以后见了这人,定要称呼老先生!还有,吩咐下去,凡是我府里的人,无论是见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都不可这么没有礼数!”

        铃铛赶忙答应。

        无忌又问:“东西呢?”

        铃铛道:“放在正厅案上,就等公子回来查看。”

        无忌忙进了正厅,看见大案上果然有一个一尺见方的匣子。那匣子看不出是什么木头所制,也没什么装饰,古朴非常。大约因为年代久远,整体已呈黑红之色。上面扣着一把小巧的铜锁,钥匙就插在锁上。

        无忌伸手便要打开,铃铛忙道:“公子小心,不会有什么机关吧!”

        无忌看了他一眼,道:“你这提醒倒是好的。不过这老先生绝不会害我。”

        铃铛闻言,这才退下一旁。

        无忌拧动钥匙,开了铜锁,小心打开木匣。之间匣中赫然是数卷竹简,衬放在一方青色锦缎上。他忙拿了竹简细看,却是一卷《吴子兵法》,一卷《剑经》。边上还有一片木简,上面刻着一行小字:赠予公子,冀有大用,望珍之。唐。

        无忌大为感慨,将手中竹简放下,退后两步,冲木匣拜了两拜,道:“谢老先生厚赠!”然后珍而重之地将木匣抱到卧房,吩咐下去,除了自己,任何人不可轻动。

        大梁城北侧,是当初营造城池时划出的集市之地。大梁城地处中州,乃是天下要道,是以商贾辐凑,行旅如云,十分热闹。虽然正是战乱之世,黎民百姓毕竟少不了通商贸易,更离不了各种日常买卖。如今秦军已退,大梁城没有了破城之虞。城守请了王命,下令将因战时紧急管制而关闭了许久的集市重新开放。城内外百姓顿时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涌向集市之中。商贾们守着手中货物,苦等了一月有余,早也如久旱盼甘霖,纷纷入市开张叫卖。大梁集市一时竟重现往日繁华。

        现在天色已近酉时,过不了多久,就要闭市。届时便会有巡视的兵丁前来,将集市中所有人等赶出去。是以还有买卖之需的人们,无论行商坐贾,百姓士人,都努力抓紧今日最后的时间。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高冠布衣,腰悬长剑,大袖飘飘,行走在集市之中。集市之中店铺林立,摊贩云集,道路自然便显得拥挤,还有各种曲折小巷,仿佛迷宫一般。但这老人他显然对此处甚是熟悉,三拐两拐,便到了一片肉市。

        所谓肉市,便是各种肉类摊贩的聚集之地。战国时又没有什么好的保鲜存储之法,这里自然是污水横流,膻腥满天,气味也不大好闻。所幸正值深秋,蚊蝇倒是绝了迹,少了些嘤嘤嗡嗡的烦扰。

        老者略微掩了掩鼻。他虽然来过多次,但对这种腌臜地方,还是略微有些不够适应。他看了看路,然后快步走向其中一个肉铺。

        一名二十出头的青年,蓬头垢面,相貌粗豪,正操着把剔骨尖刀,跟一个买肉的大娘讨价还价。他手中尖刀左右挥舞,来回比划,说的口沫横飞。比划到最后,他将刀往案板上重重一扎,高声喝骂。

        那大娘显然矮了气势,匆匆付了钱,拿肉走人。边走边回头留了个白眼:“小气鬼!”青年冲大娘呲了呲牙,做个鬼脸。

        老者皱皱眉,上前唤道:“阿亥!”

        被唤作阿亥的青年转头看到老者,面露喜色,忙舍了肉铺,跑出来拜道:“师父!您老人家怎么来啦!”

        这位老人,自然就是刚刚在魏齐宴上双指力夹飞剑的唐雎。他刚送了东西到无忌家里,便转身来到肉市,来寻他一个还未正式挂名的弟子,也就是面前这个卖肉青年。青年姓朱名亥,唐雎便呼他做阿亥。

        唐雎责备道:“我也还未收你,先莫叫我师父。”

        朱亥忙道:“是!徒儿记住了!”拐了个弯,其实还是认了师父。

        唐雎也不再与他仔细理论,问道:“你向来豪爽大方,方才怎么那等与别人说话?”

        朱亥笑道:“您老人家有所不知,这一个月没有开张,家里早揭不开锅。徒儿受些饿算不得什么,带的那几个孩子可挨不起。方才那位大娘,看打扮也不缺这点钱,买两斤肉,硬要我搭上一斤大肠,这生意可做得么?”

        唐雎听完原委,也不再多话,只是问他:“肉可卖完了么?”

        朱亥道:“还剩些零散碎肉。不过很快就要闭市,估计也卖不了什么。若有事情,徒儿这便收拾了回去。”

        唐雎道:“也好,这地方的味道,我这老头子着实也受不了。那便走吧!”

        朱亥应了一声,便回去麻利地将摊位收拾干净,所有家什、物件,卖剩下的碎肉,都塞进一个推车里,推起便走。边走边问道:“咱们是到哪里去?”

        唐雎道:“还是去你住处。我囊中还有些吃的,去给你那里的孩子们分些。再在你那里等一个人。”

  https://www.biqugebar.net/42_42981/142972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