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最好的年华爱过你 > 第一百三四章 送校服

第一百三四章 送校服


丁大韦给山区学校的学生订做的校服已经做好,星期一他开着车,把校服和运动鞋放进车的后备箱,带着风云和陈晓就出发了。

        车子很流畅地在通往山区的柏油马路上开着,陈晓高兴地说:“丁老师,我们山里的孩子碰到你真是有福气,他们连做梦都没想到能穿上校服,穿上运动鞋!我那时候要是碰到你就好了,我也能穿上这么好看的校服了。”

        丁大韦说:“你那时候我也很穷,别说是你,我做梦都想有一双好看的动鞋呢。”又笑笑说,“你问风云,我上学打球的时候,我穿的是我娘给我做的布鞋,那布鞋越穿越松,有多少回在打蓝球时,那鞋从脚上就突然飞了出去!”说完就哈哈哈地大笑了起来。

        风云也笑着跟陈晓说:“就是,我们厂长不说我早忘了,那时我就知道我们厂长在抬土时,把一只脚陷进了土里,脚拔出来了,可鞋却丢在了土里,他光着一只脚在抬土。”

        陈晓咯咯地笑着说:“是吗,还有这事儿?”

        丁大韦也笑着说:“真丢人,当时我的脸臊得都抬不起来。”

        风云说:“大韦,那时全班数你的条件差,可大家对你的看法却很好。”

        丁大韦说:“是吗?”

        风云说:“是。你学习好,体育也好,特别是你打篮球,大家都喜欢看!”

        丁大韦说:“是喜欢看我的鞋是如何飞出去的吧?”丁大韦说完,风云和陈晓一块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风云笑着说:“也多亏你有过过苦日子的经历,你才能在上班后更加风发地学习,考上了大学,才有了今天的作为!”

        陈晓说:“还有一颗爱心,为我们山区学校帮了多少忙,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

        丁大韦说:“陈晓你说的对,我是搞教育的,正因为我过去苦,我才看不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学校和孩子,我一看到他们穿的和他们学习的环境,我就心里不是个滋味,我就想帮帮他们。”

        他们说着话,车子就进了村,这时正是上午十点来钟,明媚的阳光洒在山破上,洒在学校和操场上,学校的大门口,孩子们早已站好了队,在迎接着丁大韦的到来。

        当丁大韦的车开进学校,丁大韦和风云、陈晓走下车时,吴楠老师和村支书已经站在了学生们的一边,只见一个女学生,一个男学生,他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每人的手里还拿着一个红领巾,走到丁大韦和风云跟前,一起敬了个少先队礼,把红领巾给丁大韦、风云戴在了脖子上。

        这时,吴楠老师走过来,跟丁大韦和风云说:“丁老师,我代表全校七十五名学生,向你再次的帮助孩子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村支书也握着丁大韦的手说:“丁老师,我代表老区,代表学校向你慷慨的支持,表示感谢!”

        丁大韦笑笑说:“老支书,吴楠老师,你们快别客气了,我这次赶着把校服订做出来,就是想早点叫孩子们穿上,让他们好好过个‘六一’儿童节!”说着,丁大韦打开后备箱,跟风云、陈晓一起,把七十五身校服以及运动鞋从车上拿了下来。

        吴楠老师早已让学生们站好了队,由陈晓帮着吴楠老师,把校服和运动鞋发到了每个学生的手中。

        发完校服和运动鞋,老支书和吴楠老师把丁大韦和风云领到办公室喝茶,陈晓像东道主似的跑前跑后的忙活着。

        老支书说:“丁老师啊,我们这里是老区,条件很艰苦,在我们村周围零零散散的还有几个村子,村子虽然不大,但加起来也有两百户人家,这两百户人家,就我们村子有学校。”老支书停了会儿又说,“前些年由于没老师,孩子们学文化很困难,要想识点字,还得跑几十里地到县里去上学,嗨,孩子们很苦啊!”

        老支书叹了口气,又说:“后来政府关心我们,给我们派来了吴老师,吴老师来我们这儿支教,一干就是好几年啊,真是苦了吴老师啦!”

        吴楠老师不好意思地看着老支书,笑笑说:“我苦点倒没啥,可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太差了,学校什么教学设施都没有,教室是仓库改的,门窗上连玻璃都没有,遇到个刮风下雨,风啊,雨啊直往教室里灌,桌椅板凳有些也不能坐了,教室里昏暗的连个灯都没有,要不是丁老师您上次给我们送来玻璃、桌椅和白炽灯,孩子们只能在这种条件下学习了!”

        吴楠歇了歇又说:“你看,课外活动时间,孩子们想活动活动,球场上连个球蓝都没有,那球场边上竖着个树桩子,树桩子上用铁丝弯了个圈就算球框了。”说着,吴楠的眼圈就有些红了。

        老支书说:“吴老师,你说的这些问题,村里也向镇里汇报过,可镇里说他们也有困难,叫我们村里自己想办法解决。你看看,这村里也没有个工业什么的,就种点山地,去哪里弄钱啊!”说完,看着丁大韦抽起旱烟来。

        丁大韦说:“吴老师,你不要急,这些我们慢慢来,随后我想办法,给学生们弄个正规的球兰,再买一个乒乓球案子,叫同学们一定有个活动的器材。”

        吴楠老师不好意思地说:“丁老师,我说这话的意思可不是叫你再出钱去买这些东西,我通着老支书和你也就随便说说学校存在的问题。”

        丁大韦说:“吴老师,这我知道。我是搞教育的,在我的心里早就有这个计划了。”

        老支书看着丁大韦,很感激地笑笑说:“丁老师,你可真是我们老区,不,是我们学校孩子们的贵人啊,我们该怎么感谢你啊!”

        丁大韦说:“感激什么,我跟吴楠老师比起来差远了,要感激的话就好好感激一下吴楠老师吧。”

        快到中午的时候,老支书早已安排人在学校做了一锅大锅菜,请丁大韦、风云、陈晓、吴老师,还有学校里的学生,一块吃了起来。老支书说:“丁老师,山里没啥好招待的,就是大锅菜和馒头,你们将就着吃吧。”

        开饭的时候,村里的大厨掌勺,每人盛了一碗大锅菜,陈晓帮着厨师盛菜,教室的前边,大半个操场坐了一地人,丁大韦和风云坐在他们的中间,吃了起来。

        丁大韦说:“风云,这山里的大锅菜好吃吗?”

        风云说:“好吃,我还从来没在山里吃过饭呢,这是头一次,不错,好吃!”

        吴楠笑着说:“我已经习惯了,刚来的时候,是老支书给我派的饭,每天换一家,派到谁家去谁家吃,可有意思了!”又说,“不过我是最喜欢去陈晓家吃饭的,一是陈晓家的饭好吃,二是我和陈晓最能合得来,我们俩可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啊!”

        陈晓笑笑说:“我在村子里时,晚上我几乎跟吴楠老师形影不离,自从吴楠老师来村里支教以来,我每天晚上跟她做伴,不过,吴楠老师也教了我好多的知识。”

        老支书说:“陈晓这姑娘不错,聪明伶俐,就是吃了村里没有学校的亏啊,要不她也会有知识,准能考上大学!可是耽误了啊,耽误了!”

        吴楠老师说:“不过陈晓跟她爷爷学了中医,她的医术还是很高的哦,在村里真是个好医生呢!”

        他们吃着饭,聊着天,丁大韦和风云觉得心里很高兴,能为村里的孩子办些好事,觉得很愉快!

        下午,丁大韦准备离开学校的时候,他忽然看见,全校七十五名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一色的白运动鞋,带着鲜艳的红领巾,站在了学校门前,列队在欢送他们。

        吴楠站在学生们的最前边,跟丁大韦说:“丁老师,我代表孩子们谢谢你啊!”

        丁大韦说:“吴老师,别客气,有啥困难你就说,我们一块想办法,一定要改善这些孩子们的学习条件。”

        这时,一名女少先队员走到丁大韦和风云跟前,鞠了个少先队礼,说:“丁老师,我代表全体学生表态,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绝不辜负丁老师对我们的希望,学好知识,将来做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说罢,又鞠了个少先队礼,回到了队列里。

        丁大韦很感动,他跟吴楠老师说:“这些孩子们真好!”又说,“吴老师,你辛苦了,你一定要好好地保重身体!”说完,就跟风云和陈晓坐车走了。

        回去的路上,丁大韦一直没有说话,他心里在想,自己为山里的孩子贡献太少了,一定要好好地挣钱,只有有了钱,才能更好的干一些想干的事儿。

        风云也没有说话,风云也心里想,大韦真行啊,自己开厂当老板,真没想到,他的思想境界还这么高,要不是他叫自己和梦雪跟他去县里订校服,要不是她叫自己跟着他去山里给学生们送校服,还真不知丁大韦为老区山里的学生办的这些好事啊!

        风云还想到,自己跟大韦的想法咋就不一样呢?自己怎么就只想着老明子呢?想着老明子为什么还不提升为主任?为什么挣钱那么少?这跟丁大韦的想法和行动比起来,差多少啊!是不是这人有了钱,思想觉悟一下子就高了起来?是不是这人当了老板,想得就和我们这些打工的不一样?那丁大韦的媳妇唐晓霞愿意吗?她用佩服的眼神看着丁大韦。

        陈晓也没有说话,她也在想,自己怎么给客人洗脚竟洗出了个大善人呢?自己洗了多少个人的脚,那些人看到自己,一个个的都是那么得色,一个个的恨不得吃了自己。可唯独丁老师,他洗脚是存粹地洗脚,是跑累了,脚憋胀了才来这里洗脚,怎么洗着洗着,他竟然跟自己跑到了大山里,洗着洗着他竟然帮起了学校和孩子们,他越想越好笑,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丁大韦开着车,看看陈晓,说:“陈晓,你笑什么啊?”

        风云也纳闷地看着陈晓。

        陈晓说:“笑什么?我也不知道,就觉得好笑呗!”

  https://www.biqugebar.net/43_43012/200025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