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 第22章 当丫鬟的第二十二天

第22章 当丫鬟的第二十二天


姜棠把荷包塞到韩余清手里,  “谢谢你的话本子,我就先回去了。”

        姜棠也不知道韩余清喜欢她什么。他们不过匆匆见了三面而已,每次见面说话不超过十句,  难道喜欢她长得好看,还是喜欢她做的点心。

        韩余清说赚钱养她,那以后她不好看了,  不能做点心了,又该怎么办。

        她不用别人养。

        韩余清低头看着手里的荷包,  哑声道“姜姑娘,是不是因为我今日唐突,  没有三书六聘你才……”

        姜棠抬起头道“不全是,  而且我刚才说得很清楚了。”

        谁都想做摘花的那个人,  没人想当一朵被为所欲为的花的。

        韩余清还是没明白姜棠的意思,不等他深想,姜棠就道“韩管事,  我先走了。”

        韩余清心里闷闷的,他就是不想姜棠受委屈,这也有错吗,什么叫做喜欢枝头的花。

        是不是他把这句话想清楚了,  就还有机会。

        韩余清咬了咬牙,姜棠愿意和他说话就已经很好了,  今天也是他太过唐突,若是什么都不说,就什么事都不会有。

        回到下人房,  姜棠翻了翻话本子,  并不厚,  上面大多数字她都认得了。第一本是游记故事,  有点像神农尝百草。另一本写的去各地品尝菜肴,带着插画,讲做的菜有多好吃。

        没一会儿姜棠就给翻完了。

        两包干果也好吃,松子是炒的,皮薄仁儿大,有丝丝甜香味。糖炒栗子壳儿上裹着一圈薄薄的糖浆,栗子仁儿软软糯糯。

        姜棠尝了几个,把剩下的一样分了一半,带着去了怀兮的屋子。

        正是下午,太阳西斜,屋里金灿灿的。

        一等丫鬟的屋子比她们的要小一些,不过只住两个人。

        一东一西各放了两张床,中间用屏风隔开。屋子很干净,怀兮这边靠墙一张柜子,柜子旁摆了一张红木桌子,桌面一个青花瓷笔架,放了好几本书。

        怀兮靠坐着,手边有两本书,见姜棠来了往里面挪了挪,让姜棠坐她旁边。

        瞧着姜棠神色不错,怀兮倒是放了心,就是语气有些无奈,“下回可别这么莽撞了。”

        姜棠哎了一声,“怀兮姐姐,这儿有松子和糖炒栗子,咱们一边吃一边说话。你的膝盖怎么样了?”

        怀兮“好多了,每日热敷,青紫快消下去了。你来了正好,我正觉着无聊呢。露竹教你认字写字,学得如何了。”

        姜棠默默把松子栗子往怀兮那边推了推,坐的都比刚才工整了,“《三字经》和《弟子规》全都会认了,写还有些生疏。”

        怀兮抽出来一本书,“你来的晚,我和露竹白薇都是识字的,大娘子觉得多读书可以明事明理。正好你养病不用去伺候,多看看书。我教你。”

        姜棠轻轻说了声谢谢,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怀兮愿意教她读书,她自然要好好学。

        怀兮讲书,她就在一旁剥松子剥栗子,不时给怀兮喂一个。

        看书看到傍晚,怀兮嫌屋里烛光太弱,就让姜棠回去,“明儿上午再过来。”

        明儿上午她来不了。

        姜棠嘿嘿笑了两声,“怀兮姐姐,明天上午怕是不行,我要和露竹姐姐出门采买。我给你带好吃的回来!”

        姜棠长得好看,笑起来就更好看了。

        怀兮点了点头,她虽然没问,但心里就是觉得,那日落水的若是她,姜棠也会去救人。

        次日一早,姜棠就跟着露竹出府了。

        还是从西南角的侧门出去的。

        露竹不仅要采买,还要去新装潢的点心铺子,她让姜棠两个时辰后在永安布庄门口等她。

        露竹“你若是早早逛完,直接回去就好,不必等我。”

        两个时辰就是四个小时,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怎么也得多转转。

        从前出门只有两刻钟,紧赶慢赶的,今天姜棠走得极慢,左看看右看看。

        五香居离侯府很近,这条街上门庭若市,商贩支着摊子生意红火,街边的屋舍鳞次栉比,没一会儿身边就驶过一辆精美的马车。

        街上轩轩嚷嚷,各种声音交织在一块儿,热闹非凡。

        这还只是一条街。

        姜棠先去了杂货铺,这里有卖浴桶的实木做的,半人高,下面侧壁上有个木塞,能把水放出去。

        木桶倒是不贵,一百五十个铜钱,再加一文钱可以送到侯府。既然管送姜棠就多买点,还买了澡豆和香胰子,杂七杂八的东西加一块儿总共花了两钱银子。

        从杂货铺出来姜棠就去了布庄。夜里凉,她现在盖的被子有些薄,再加上天越来越热,还得买床薄被。

        一般人都是买棉花和布回去自己去做,但姜棠不会针线活,只能买做好的。做好的被子要贵些,一床薄被两床厚被再加一床褥子就花了五钱银子。

        要买衣裳得去成衣铺,价钱不便宜,但胜在料子舒服样式好看。两身夏装两双布鞋,又是五钱银子下去。

        东西置办齐全,姜棠看时辰尚早兜里还有余钱,转身就进了一家装潢大气的酒楼。

        不仅装潢大气,酒楼名字也大气,叫做“赢天下”。

        进去就有小二引着入座,座位之间用珠帘隔着。

        小二肩膀挂着一条布巾,“小娘子想吃些什么?”

        姜棠头一回出来吃,隔着珠帘看别的桌都是这样,问“都有什么?”

        小二报菜名跟说相声似的,“我们酒楼最好吃的是蟹粉狮子头,取得的安丰湖的蟹,帮厨用蟹八件一点一点挖出来的。小娘子一个人来用饭,两道菜就够了,不如再来一道红烧乳鸽,都是精心喂养,每日飞够一里地,肉质才这么紧实。”

        姜棠今天带了五两银子出来,不怕吃不起,“那就要蟹粉狮子头和红烧乳鸽。”

        小二记下菜,又问“小娘子可要酒,我们这儿都是陈酿。”

        虽然嘴馋,但姜棠前日落水,还是不喝为妙,“不要酒,就这两道菜,再加两碗饭,快些上。”

        小二“好嘞。”

        过了大约一刻钟,小儿就把蟹粉狮子头端上来了,只一小蛊,里面一个拳头大微微染着酱色的狮子头,上面点了橙黄色的蟹黄。旁边两缕青菜,汤色清寡。

        姜棠闻了闻,还挺香的。

        米饭是和狮子头一起上来的,碗也就手掌大,姜棠庆幸自己要了两碗饭。

        她夹了小口狮子头放嘴里细细品尝,和她做的红烧狮子头不一样,这个肉质软而不松,咬下一口汁水充盈,肥嫩却不油腻,除了猪肉的味道还有鲜美的螃蟹味,入口各种味道好像在舌尖上跳舞。

        上头点的蟹黄都渗出油来了,什么都好,就是太少了。

        吃了半个狮子头,另外一道菜也上来了。

        红烧乳鸽皮特别劲道,红烧汁味道带着点甜味,里面的鸽肉软烂入味,一抿即化。往米饭里舀两勺红烧汤,拌上红烧鸽子肉和狮子头,一口下去既有猪肉又有鸽子肉。

        可真好吃。

        两道菜两碗饭姜棠吃了两刻钟,连汤都没剩下,吃完她喊小二结账。

        店小二“诚惠一两八钱银子。”

        姜棠看了看面前的空盘子和鸽子骨头,又问了一遍,“……多少?”

        店小二笑着道“小娘子,总共一两八钱。”

        一两八钱,将近二两银子,那就是两个月月钱……猪肉才十文钱一斤。

        姜棠抬起头,和店小二四目相对,店小二笑得越发和善,“小娘子?”

        除了太小,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太贵。好不容易出个门,还能遇见刺客。

        姜棠肉疼地从荷包里数了一两五钱零三百个铜板,去五香居买点心还能一天一块吃好几天。这下可好,一顿全吃了。

        出来一趟就花了三两银子,花了钱就想把银子赚回来。

        姜棠记得白薇说做了吃食可以卖给府上的丫鬟小厮,她又买了米面肉菜,柴火和炭火也买了不少,这才回侯府。

        这两天陆锦瑶一天去三四次下人房,其余时间一直盯着点心铺子。

        铺子的装潢已经弄得差不多了,姜棠教的点心师傅现在能顺利把芋泥糕、千层、戚风蛋糕这三样点心做出来了。

        这三样点心帮了不小的忙。

        安阳郡主那日送来了药材,陆锦瑶回了一盒点心作为谢礼。虽然没有明显表现出喜欢来,但今早上陆锦瑶又差人送了一盒,安王府下午立刻回了礼。

        另外几家也派人递了帖子,关系维系地尚好。

        姜棠没出事,怀兮膝盖上的青紫慢慢消下去,对陆锦瑶来说这就是最好的事。

        也算是因祸得福,安阳郡主常打发人问姜棠的状况。陆锦瑶和安阳熟识,如今更显着交好了。

        那日听安王妃说安阳胃口差用不下饭,陆锦瑶还让赵大娘去安王府一趟。

        赵大娘带回来不浅的回礼和打赏,回礼给陆锦瑶的,一把金瓜子是给她的。这打赏在陆锦瑶的面子上,也看在她和姜棠学的那些菜上。

        冲着金瓜子,赵大娘也得把姜棠喂的白白胖胖。

        看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陆锦瑶慢慢舒展了眉头,相比之下,正院就没那么舒心了。

        郑氏连吃点心的心思都没有了。

        虽未挑明,但郑氏知道,顾见山的婚事怕是泡汤了。

        安阳郡主体弱,安王妃不会把掌上明珠嫁过来。而燕茗双,弄出这样的事更不可能嫁过来。

        说起来郑氏心里也有气,到这儿赏个花还弄得鸡飞狗跳的。她还挺喜欢姜棠的,这是没出什么事,要是出了事……郑氏也觉得心疼。

        郑氏有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远嫁。

        她喜欢陆锦瑶是因为陆锦瑶有做主母的风范和气度。喜欢姜棠是因为姜棠用心就像女儿在身边孝顺一样。

        选儿媳妇还是得陆锦瑶这种撑得住场面的,燕家的小娘子不行。

        下午陆锦瑶去正院,郑氏让陆锦瑶看看还有哪家的小娘子适为新妇,“就算看怕也赶不及了,你五弟月底就要走了。”

        算着就还有两三天。

        听郑氏提起顾见山,陆锦瑶神色不变,“那儿媳细心留意着。”

        郑氏满意地点点头,话音一转关心起陆锦瑶的身体来,“这几天连番折腾,你身体怎么样?”

        陆锦瑶笑着答道“府医诊了脉,说是一切都好。”

        只有月初那几天折腾,后来每天吃得好,就没有不适了。这两日虽繁忙,但也就多走几步,只要不磕了碰了就不会出事。

        又说了一会儿话,眼看就要到饭点了,陆锦瑶适时告了退。

        回去的路上陆锦瑶忍不住想,顾见山要走了,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她猜李太医是顾见山请的,但姜棠至今还不知道。

        顾见山这个人,陆锦瑶想试上一试。

        姜棠一直在下人房。

        下人房院子极大,一到晚上更显寂静。

        姜棠晚上又喝了一蛊鸡汤,她躺了快三天了,晚上闲着没事,就在屋里写写画画。

        她上午上街,想了一些关于点心铺子的点子,就先写下来。

        反正是陆锦瑶的铺子,若是觉得有用自然最好,若是没用就当打发时间了。

        上午在酒楼吃饭,都不知道价钱,吃完才后悔没早点问问。

        五香居也是这样,人人都知点心贵,穷人望而却步,但贵的点心还分三六九等,根本不知道哪个价高。

        只要店家给称了,那买了东西的人就算没吃没掏银子,也不好意思拒绝。

        第一回是能多赚钱,但长此以往,来买东西的人自然会少。

        一样东西一样价钱,都给标好了,不识字的人看见牌子也会问。买东西的方便卖东西的也方便。

        还有就是些讨巧的主意,比如制卡充值,充值的人买点心每样都便宜一些,一次充多少钱可以送盒点心,若是好吃觉得值,大多数人都会往里面放银子的。

        其他比如买点心送小东西啦……姜棠写了一张纸。

        写完,姜棠把纸吹了吹,叠好就去了正院。

        正院灯火通明,白薇说大娘子和四爷正在用饭,“你怎么过来了,夜里风凉也不怕头疼。”

        姜棠道“我有事想见大娘子,一会儿你进去帮我通传一声。白薇,我买了米面,你一会儿算算有多少人要从我这儿买吃食,晚上我就做。”

        白薇点头如捣蒜,“好啊好啊。”

        姜棠去耳房等陆锦瑶用完饭,过了大约小半个时辰,白薇才来叫她。

        白薇“大娘子让你去书房。”

        姜棠跟着白薇去了书房,路上,白薇一边走一边道“大娘子这两天胃口尚可,昨儿赵大娘去了一趟安王府,得了赏赐,回来可高兴了。你那天也看见了,安阳郡主身体不好。我听说夫人这两天又用不下饭了……”

        白薇知道只有这么多,全告诉姜棠了。

        姜棠想起安阳郡主送给她的药,不知她是不是和郑氏的症状一样。

        姜棠“我知道了,多谢。”

        姜棠低着头进屋,到陆锦瑶身边才抬头看了眼。

        露竹在一旁伺候笔墨,姜棠先是行礼,才把自己写的东西拿出来,“这是奴婢下午想的,请大娘子看看有没有用处。”

        陆锦瑶微微叹了口气,“让你好好养病,怎就不听。”

        姜棠“奴婢已经大好了。”

        听姜棠大好了,陆锦瑶没再说别的,摇了摇头就看起姜棠写的东西。

        上回看姜棠写字还是签文书,写的是她自己的名字,歪歪扭扭。才几日,字写得就比原先好看了。

        陆锦瑶从头到尾看下来,越看越心惊。她上面写的东西第一眼让人诧异,可细想想,竟觉得十分有道理。

        陆锦瑶把纸放下,“上午出府了?”

        姜棠点了点头,“奴婢去赢天下吃了一顿,事先不知道价钱,吃完才知道多贵。但吃都吃了,肉疼也得把钱付了。”

        陆锦瑶莞尔,赢天下是好吃,但她更喜欢姜棠做菜,胜在味道新奇。

        不过,就算做菜也有不想做的时候,出去吃倒也不奇怪。

        陆锦瑶道“去那里点几道菜就要几两银子。我看你写的……也是因为这个吧。牌子做成什么样的,要挂起来吗?”

        姜棠道“挂起来好看些,上面写点心的名字,下面写价钱。还有这是入口的东西,不是买菜可以挑挑拣拣,最好用琉璃做一个隔断。”

        有些点心便宜,直接摆在那里难免有人想用手碰。

        琉璃价贵,价钱越贵的越通透。还是前几年兴起的,寻常百姓家用不到,只有谁家盖暖房才在棚顶用几块。安王府的正院就是琉璃窗,屋子特别敞亮。用琉璃做隔断,是好看些。

        如果不是姜棠,陆锦瑶想不到这些,她从姜棠那里买的点心方子,也给了银子。

        按理说应该银货两讫,但是二十五两银子算得了什么,兴许铺子一个月的利润就比点心方子的钱多。

        姜棠是她的丫鬟,别人或许觉得这是理所应当,她买了方子就已经是人善大度,可想到那日姜棠从湖里上来的样子,总觉得心里亏欠。

        如果姜棠不是丫鬟,就不用这么委屈。

        想到姜棠难免想到顾见山,陆锦瑶敛眸把纸收好,温声道“我明日找工匠师傅,看看能不能打出来。你按时喝药,早些把身子养好。”

        姜棠应了声好,“那奴婢告退。”

        从书房出来,姜棠呼出一口气,白薇冲她招招手,等姜棠过来,她兴奋道“不拘你做什么,宴几堂就有九个丫鬟。”

        宴几堂当值的丫鬟算上姜棠总共十个。

        姜棠“……还有别人吗。”

        白薇道“宴明堂的丫鬟有三个,还有两个宴方堂的。”

        宴明堂是二房的院子,二爷顾见水在外地任职,二房只有大娘子许氏、二少爷瑜郎住。

        丫鬟是不少,但因为二房的小厨房做菜只给两个主子做,分例到不了六菜一汤,中饭也就四个菜,分到丫鬟嘴里的自然就少了,所以丫鬟才想打牙祭。

        三房住宴方堂,三爷顾见海是武官,虽是庶子,但日子还算松泛,那两个丫鬟纯粹是银子多嘴馋。

        白薇期待地搓了搓手,“价钱我已经商量好了,荤菜十五文钱一份,素的八文。我提一文钱,你留大头。我去送东西的时候还能顺便说说话。”

        十五文钱不便宜,但是又不是日日这么吃。送吃的的时候还能顺便说说话,消息不就是这么打听出来的嘛。

        白薇小声道“听说二爷快要回来了,五公子马上就走了……哎,晚上吃荤的还是素的?”

        顾见水只比大爷顾见风小一岁,外派已有三年,留了许氏在京。顾见风官居五品,顾见水回来之后也会升迁。

        关于二房的事姜棠记不太清了,只记得顾见水回来的时候好像带了个外室。

        但姜棠也不能和白薇说二爷会带个外室回来。

        顾见山要走了,走就走吧。

        姜棠今天上午买了五斤五花肉,香料也补齐了,面也有,她问“肉夹馍吃过没。”

        没吃过,一听就很好吃。

        白薇道“说没吃过会不会显得我没见过世面。”

        姜棠忍笑道“那就吃肉夹馍吧,咱们宴几堂的丫鬟都能吃辣,她们能不能吃辣。”

        白薇“没有忌口,啥都吃。”

        姜棠回下人房炖肉去了,以前买肉夹馍的时候总嫌肉少,自己做肯定要做肉多的。

        五花肉挑的好,肥瘦均匀。炖肉用的砂锅,先把猪肉洗干净,切成方正的小块,焯水过后再炒糖色。

        蜂蜜冰糖混在一起炒,炒出来的是漂亮的琥珀色。

        肉上色的时候油花乱飞,姜棠躲远了点,糖色上好立马放水和香料包,等水开连肉带汤一起放砂锅里慢慢炖。

        肉夹馍的馍有发面和酥皮的,姜棠以前吃的老潼关肉夹馍就酥皮的,一碰就掉渣,夹肉的时候放点红烧肉的汤汁,又酥又软,好吃的不得了。

        做酥饼的关键是和面,猪油和面,一层一层地铺,最后擀成一个长条,团成小剂子,压扁烙就成。

        其实用烤箱最好,但是面包窑在小厨房,姜棠一时过不去,只能平底锅慢慢煎了。

        陆英她们回来的时候就闻到一股馋人的肉香。

        其中夹杂些许辣味,闻着忍不住想咽口水。

        佩兰拉着陆英的手使劲摇摇,“肯定是咱们院子!”

        今儿静墨守夜,一会儿陆英要给静墨箐湘送肉夹馍,但她已经忍不住了。

        拉着佩兰往回跑,谁知道佩兰跑的比她还快。

        “谁第一个到就吃第一个!”

        姜棠已经摆好肉夹馍摊子了,饼摞了十多个,用刀一碰,声音脆响。

        一砂锅的肉,汤汁没收太干,除了红烧肉,里面还有好多个鸡蛋。

        佩兰数着铜板拍桌上,“我要一个大的!”

        十文钱一个肉夹馍,自然多放肉。一大勺颤颤巍巍的红烧肉,挑一个炖的有点烂的小辣椒,卤鸡蛋拍扁切碎,一块儿放到饼中间。

        佩兰眼看姜棠把饼塞满了,又舀了一勺肉汤,“棠棠,这个看着就好好吃啊!”

        姜棠笑了笑,往肉夹馍上包了油纸,“热着呢等会儿再吃。”

        两刻钟后姜棠一边吃肉夹馍一边数钱。

        卖给外面的一共是七十文,给陆英她们的一共是九十文钱。

        炖了五斤五花肉还剩小半锅,鸡蛋一文钱一个,算上香料、面、油还用不上五十文,净赚一钱多。

        虽不比上打赏,但还是有不少赚头。养病能待到月底,姜棠想多攒点钱。

        想多攒钱不全是因为出去吃了一顿。没钱没势,偿还不了顾见山的救命之恩,要想着怎么才能在一群合适的人里选个最合适的,姜棠不想以后过这种日子。

        她最无力的时候,是春台和她说,就是公子不让收的时候。

        还想给顾见山塑个金身呢,没钱怎么行。

        就算是镀金的,那也得不少金子吧。

  https://www.biqugebar.net/46502_46502143/94484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