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浩宇烟然 > 第一章 九月

第一章 九月


  我们初次见面,是在三年前那个午后,我们开始的开始,是陌生人,最后的最后亦是陌生人。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之间一段普普通通的故事。

  在这大千世界每天都有无数的人会产生羁绊,同时,也有数不清的人脱离桎梏。

  爱情是何物?我爱你时会为你奋不顾身,不爱你时,会对你弃之敝屣。

  有爱饮水饱,现在看来,在赤裸裸的物质、权势、利益之下,是一件多么可笑、无知的东西。

  爱情,往往脆弱的不堪一击,贪婪往往侵蚀着欲望,内心深处对爱情的向往在面对现实的残酷时,总会遍体鳞伤。

  现在想想,那些可笑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像是一根根刺扎在心窝上,每天饱受一遍遍凌迟。

  爱情,是个美好却悲伤的东西。

  命运或许从那时就开了一个玩笑,让二个本不该有交集的人悄悄凑近。

  人的一生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过客,有些或是一瞬,有些或是永生。

  我们谁也无法预知未来的命运,一切的一切唯有遵从本心罢了。

  命运的齿轮常常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的向前推进,有些应是命中注定的缱绻,回过头来,却是镜中花、水中月,惘然罢了。

  真相其实是愚人在自己的心里蒙上了面纱,当现实无情的逼近,唯有一层层揭开那血淋淋的伪装,疼痛而又残忍。

  九月,给人一种柔软的温度,轻轻呼吸,每一口空气中都充斥着桂花甜甜的味道。

  楼下花园里那棵桂花每到这时都在静静绽放,阳光也柔柔的,透过窗户,总能看到不远处那些松树绿绿的针叶,今天看起来是个好天气。

  浅浅一笑,走进办公室,忽而一抹白色的身影从身侧掠过,定睛望去,那是一张清秀的面庞,高高瘦瘦的身形,透着一股纯粹的气息。

  那之后的一切或许已经从那一眼开始便有了定论,正悄无声息的走向一段既定的结局。

  我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爷爷早年间中过清朝的秀才,是我们那片的开明乡绅。

  而父亲原是在南京的近郊开办私塾,后应刘芬资先生的邀请,五年前任教于汇文女子中学,当起国文老师。

  我上头有二个哥哥,大哥年满十六岁便去上海求学,后就读于圣约翰大学,在同辈之中颇为出彩。

  照父亲的话说,我那二哥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他就实在不是块读书的料。

  依他那顽劣不羁的秉性,确实不适合待在书堂中安安静静的捧着一本书。

  要是能待上一待,多半是要被瞌睡虫带走的,而后的下场便又是被夫子拿着戒尺打上那么几板子。

  人各有所长便是说他罢了,自十四岁起,随着小舅舅去江浙走过这么一遭,对经商这一门却是涨了不少兴趣。

  后来整日的不着家,也不知做的什么营生,让我奇怪的是父亲、母亲竟也不多过问。

  我是家里的老幺,父亲母亲自然是多些疼爱,父亲不像那些古板的老学究,天天让我背那些个《女戒》、《女德》之流,倒是被“德先生”、“赛先生”影响。

  我自小就跟着哥哥们进入学堂,父亲也依着他开办的书院给我取了个名字。

  “许”是父亲的姓氏,他所创办的书院名为“云燕书院”,我便叫作许芸烟,有些像是敷衍了事罢了。

  大哥、二哥的名字颇有些讲究。

  大哥生于丙辰年辛卯月己未日,五行属火,爷爷便给大哥取名为许辰焱。

  二哥哥出生于戊午年辛酉月丙寅日,宜趋三合、六仪,宜忌厌对、四击,遂取名为许骅仪。

  哥哥们是虚长我几岁的,他们离家之时,我尚跟着村头的二妞和皮蛋在村后的狮子山上玩泥巴。

  狮子山上总有些当兵的在把守,听爹娘说那上边有个炮台,是打仗用的。

  我那时还不知道打仗是什么意思,问起父亲,他只是将我抱起,轻轻放在他膝上,坐于榻间,然后默默的朝着东北角望着。

  幽幽的叹了一口气,“打仗,多抵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中华民族万万民众所不愿之事,面对国仇家恨,望不可泰然处之,万不可忘却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啊。”

  大抵有许多话那时的我是听不懂的,可望着父亲那若有所思的神情,我便再也问不下去什么,只是觉得父亲的怀抱格外沉重、宽厚。

  1936年的南京,还未被战争的阴影所笼罩,南京城的老老少少整日里仍旧为了生计所奔波。老城南烟火气足,叫卖声、吆喝声充斥在大街小巷。

  黄包车的包夫扎堆坐在秦淮河的码头,小贩挑着扁担游走在街头巷尾。

  自南京城被定为首府,原本那些流连在秦淮河上的船坊,河岸边的烟花之所充斥的脂粉味,也淡了不少。

  父亲任教以来,因离家较远,便在城南的剪子巷置办了一套房产,二层小楼,立在巷尾。远远看上去,在一众鳞次栉比的小巷里也不甚起眼。

  在如今这大米每斤4分大洋,猪肉每斤2角3分大洋,菜油1角6分大洋的世道上。南京城却因重视教育,这教育经费往往不少于市政开支的35%。

  每节课时给父亲的工资竟有9块大洋,这每月算下来,到手的大洋也有580块之多,我们一家的小日子倒也富足美满。

  说来,二年前,自国立中央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毕业后,我便被安排进了中央医院,每天的工作总是忙忙碌碌。

  这工作之余、闲暇之时,便也偷的浮生半日闲。偶去新都大戏院坐上一坐,或是踱步至医院二里外的中央饭店,新奇地看看那些衣着靓丽的洋人,闲闲的点上一杯咖啡,竟也能坐上一下午。

  路边一排排的梧桐在经过炙阳的照拂后,依旧郁郁葱葱,从树荫中撒下斑斑点点的光,微风轻轻掀起一片树叶,细细的枝桠在风中摆动,一切显得那么安逸而又静谧。

  爱情这种东西,最初的开始总是美好的,小心翼翼的。二个人的短暂接触或许无法真正敞开心扉,但那却是一把通向彼此内心深处的钥匙。

  对于陌生人之间,我们会不自觉地打开保护伞,试图收起自己全部的羽翼,将自己小心翼翼的龟缩在那层层阴影之下,一点一点隐藏自己的情绪。

  爱情,说罢,是美好的,美好的就像那九月里的光,一切的一切需从我初见他的那刻说起。

  他叫周浩铭,字文轩,毕业于洛克菲勒家族创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文雅、干净,举手投足间给人一种书生气质,他就像这九月的阳光一样柔柔的,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这就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人们常说第一印象往往会对自己的主观想法产生深远影响,它会欺骗、迷惑人们的情感,诱导人做出有悖逻辑的举动。

  这时的我还不知道,对我来说,他就像罂粟一样,会让我慢慢迷失自我,转而堕入一个无边深渊。

  而我却一直像一个傻子一般,在无法救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自以为正迈向光明的天堂,却不知正一步步跌入黑暗的地狱。

  我那时还不明白,我大概就是那命运的提线木偶,在人生的舞台上表演着一场场悲喜剧,身不由己,可笑可悲。

  等幡然悔悟之时,回首看去,所有的“角色”已然悄然离场,只余我一人徒留伤悲。

  

  https://www.biqugebar.net/50730_50730497/6227966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