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原始之再造文明 > 第325章不限火力

第325章不限火力


“我们从没有想过末日决战会来的这么早。从伦敦到西班牙人还有条顿人、瑞典人、俄国人会在这个威胁面前凝聚在一起。这一次不论你们是胜是败!都将成为整个文明的荣光”

        负责鼓舞士气人员宣扬着诸如哈米吉多顿之战之类的末日决战理论,鼓舞着士气。以求最大限度的增加胜算。

        虽然在孙子兵法中有很多讲述战争的道理,但实际上在这个时代的战争中,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那些不可筹谋计算的方面。

        在炮兵等技术兵种的作用并不明显的时代,人员表现是战场上的决定性因素。人与人因为天性的不同,管理者因为天性的不同都会让从士兵到各部队之间有着明显而悬殊的差距。这些差距在实战战斗不可能像近代那样多的情况下往往是无从判断的。以至于战争很大程度上到了20世纪的兵棋时代还要通过掷色子来估算某一场战斗的结果,更别说这个时代了。祈祷、占卜本身未必有用,但却可以增强整个大军的信心。

        虽然统帅军队的波兰国王下意识认为对面的人马再强,在这种指挥和队形之下也不可能赢得胜利,可是这一次出动的却是波兰的核心主力,能让队伍保持不轻敌的最佳状态那当然是好的。

        进攻很快就展开了,对于拥有近千万人口百万公民的波立联邦来说,几万人规模的主体并不是力量的核心,就算暂时遭受损失也没有什么,因此很轻易的就集中起来从左翼展开了与会侧击。

        一般人往往是右手比较强,这也让从左翼展开的侧击要更为容易一些,打击的重点是左右方向上连绵五六里范围内大概千余名松散的敌骑。进攻这里的另一个原因是丝毫对方有几个拿望远镜的人在这里。

        在这个时代,望远镜还谈不上太过普及,能在两军交战的时候拥有这些装备的,有很大可能性是敌军队列中的真正核心力量。

        三万多骑兵难以在五六里左右的展现上同时展开,就连绵不断的分了大概一里之远的前后十几波人马,另外大概一万人左右的预备队随时用于针对敌军可能的集中力量和调动做为牵制。

        至于几千最为核心的翼骑兵,在自己罕见的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情况下,最稳妥的做法当然是在战局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借助人群的掩护在最为关键的地方展开冲击。

        以往的时候,波兰翼骑兵很大情况下都是独立作战,因为波兰人往往面对从瑞典到俄国再到奥斯曼人的围攻,兵力更多时候处于捉禁见肘的状态。而在此时有真正配合大部队作战可能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将是一场摧枯拉朽的作战。因此最大限度上集中了兵力。

        负责指挥的波兰将领们见到对方似乎并没有什么骑兵长矛一类的东西,甚至连马刀也没有。因此近战也就不会遇到任何问题,唯独对手的火器很可能如同传说中的那样格外强大,因此从两军对垒左右的一里半左右的距离上骑兵们就尽最快的速度展开了冲锋。

        不论是马力可能的耗尽也好,还是队伍在面临对手的时候有些不整齐的情况也好,在对方根本没有什么近战威胁的情况下也都不算什么了。

        对于张伟所率领的队伍来说,几个月依赖的行军过程让八千人左右的队伍平均每人都回复了三枚左右的箭散弹。星星峡与中亚峡谷两次大规模作战中消耗的箭散弹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补充。整个队伍的弹药携带量重新接近到了刚刚出征的时候,在面临对方有些蹊跷的进攻的时候,张伟最终还是下达了按照预定作战方案不受限制使用火力的命令。

        不仅仅是一般新军官兵如此,就是在各队中负责支持作战的现代火器手也被允许至少可以投入千发左右的子弹于这场交战中。当然目标还是尽可能的攻击那些看起来是骑兵独立战术集团指挥官或将领一般的人物。

        在逼近到一里左右的距离的时候,张伟所率领的队伍面对敌军绝对优势兵力的侧翼进攻似乎还没有什么反应。这更是让在一开始有些紧张的波兰人松了一口气。至少最为担心的线膛枪击或炮击之类的特色火器并没有出现。

        其实,后装线膛枪一类的东西也并不是十九世纪才出现的。早在文艺复兴时代就有一些能工巧匠们能够制造出火绳或者火门意义上的后装线膛武器了,只不过让这种武器没有漏气问题、没有严重的工时造价问题却是不可能的。不过做为人们对“神秘强大对手”的一种想象,那确实是可能猜测到的东西之一。

        逼近大概二百米左右距离的时候,因为过长的全速冲击,波兰人的骑兵前锋开始有些不整齐起来。在正常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是决不可能出现的,只是因为张伟等人所率领的队伍摆出了一个过于怪异的松散横队,才引得对方根本无需顾虑冷兵器时代作战中的一些基本常识了。

        波兰人并不绝对是什么麻烦,不过见张伟见到对方似乎没有在马上骑射的打算,还是终究打算把对手放到更近的距离上展开火力。

        中亚通道之战让张伟明白在面临有些重要的大型战役的时候刻意的追求零伤亡并没有什么意义。整个欧亚大陆上对手的作战潜力并不是无限的,这样的作战最多不会超过二十次,那么平均每次这样的交战把对手放在火力威胁边缘上就算有可能导致队伍付出几十伤亡也是允许的。这样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检验部队的作用。

        当对手最近的部队逼近到七八十步大概一百二三十米左右的距离,最远一些的前锋也不过一百步约一百五十米左右的时候张伟还是下达了展开火力的命令。

        早已架好了各种火器的新军官兵们在经历了两次大的阵仗之后终于消除了临战的恐惧,毕竟此时每个人对自己的战力都拥有充分的信心了。

        (本章完)

  https://www.biqugebar.net/52_52212/164450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