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时空转换张无忌 > 大都1

大都1


</p>

        元大都,最早作为燕国都城见于史书记载:辽称南京,为陪都;金时正式建都,称中都;元称大都。西部为山地,南起拒马河,北至南口附近的关沟,总称西山,属太行山脉,为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大致平行排列的褶皱山脉。关沟以东,为北部山地,统称军都山,属燕山山脉,是一片镶嵌着山间盆地的断块山地。境内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洵河五大河系,均属河海水系。公元1292年,大科学家郭守敬引昌平县的水源,扩大了今天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面。南苑、西苑、北海、琼岛成为御用的池沼园囿。桥梁似水上卧波的彩虹,船只像水上游动的房子,金钉玉()户的王府,彩凤朱门的豪宅。在祷歌与骊歌的协奏声中,端坐于嘶风骏骥的游牧骑士哒哒走过天街,头罩面纱的西域女郎俏然立在皎洁月下或悠走在怒放的花丛中……</p>

        1215年(金贞佑三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攻取金中都,改用燕京旧名。太宗窝阔台灭金后,置中州断事官治,统辖中原诸路,汉人称燕京行尚书省。1260年(中统元年)3月24日,忽必烈在开平即汗位,5月19日建元中统。1264年(世祖至元元年)八月,忽必烈汗将首都从哈喇和林迁到燕京(今北京),下诏改燕京为中都。1267年(至元四年),开始在旧城东北兴建新城。1272年(至元九年),改中都为大都,定为首都,又称汗八里。古突厥语,意为汗城。城围2800米,开11个门。城内布局严整。皇城在其南部中央,宫城在皇城内东部,其西北为御苑,有太液池(今北京北海、中海),万岁山(今琼岛)。皇城西部,南有太后所居隆福宫,北有太子所居兴圣宫。太液池风景区青山、翠树、绿亭、长桥浑然一体,形成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奇景。皇家苑囿内植有多种奇花异树,各类珍禽异兽飞跑其中,无疑人间天堂。</p>

        “居庸外镇”,没有挡住天骄的马队冲进浩大的城郭;“北门锁钥”,也没有阻止住牧羊人把白蘑似的毡帐驮进宫殿。大度如柔和的春风熏香全世界的元大都,圣恩似太阳普照全人类的元大都,让头颅像麦穗一样垂落在威严面前,让花朵洗浴在刀剑的寒光之外。青旗猎猎炸响在王冠、国书、觇标、符号之上,惊愕了欧罗巴湛蓝的眼睛,潮红着亚西亚腹地悚悚闪烁着星光。漕运、海运、锡字、木字、铜活字、授时历、元曲,牵引着威尼斯的青年马可波罗及其父叔沿着古丝绸之路,匍匐进高高在上的宫阙,像无数臣民一样亲吻在忽必烈汗翘起的靴子尖儿下……</p>

        剑指青山的忽必烈汗,马饮长江的忽必烈汗,在用兵、治国之余,亦能吟咏出风格与笔力典雅堂皇的诗句:“适逢春日登峰岭,不为茅顿拜佛容。山花映霞呈祥彩,香烟拂雾瑞光重。雨濡岩竹似琼玉,风袭岭松犹琴声。净刹瞻罢华严佛,归来御驾驰苍龙。”以帝王的气派和意识,渲染了眼前万物谐和,一派生机的太平盛世景象,记述了到玩春山(即万寿山)礼佛与归去的情境。忽必烈汗从甲子年到辛未年的八年间,夏则消暑于元上都开平城,冬就居于大都城和阿勒塔北之山阳的察罕城,还有额尔楚吉的凉亭城,共造四大都城。治理大国之众,平安之邦,四隅无害,八方无忧,天下井然,众庶康泰之生机勃勃的太平景象。</p>

        元大都是元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人烟百万”。有“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的美誉。1267年,忽必烈汗正式决定大规模修建大都,至元二十四年(1287)历时二十年竣工。汉族建筑家刘秉忠,阿拉伯人也黑迭儿等各族建筑家的共同智慧铸成大都的辉煌。</p>

        元大都是按照“左祖右社,面朝北市”的汉族传统布局原则设计的。整个都城从外而内,分别有外城、皇城、宫城组成。主要的建筑都在宫城内,沿一条从丽正门、承天门到中心阁的南北向中轴线分东西两半对称排开,充分显示出宏大庄严的气魄。主要建筑有大明殿、延春阁、兴圣宫、瀛洲等,还有著名的皇城苑囿、太液池、万寿山等。驿站通向四面八方,全国政治、经济、文化连成一体。至元二十八年(1291),经郭守敬规划开凿的由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史南粮北调的船只可以直达大都城内。元代的京杭大运河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水运网,成为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主动脉。</p>

        元大都的市区,也是按照汉族“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的原则划分街道的,而整个城市井然有序。城内集市众多,商业繁荣,人烟繁盛,除皇室、贵族、各级京僚外,还有众多的富商大贾居住其间。在这座繁华的大都城里,作为文化最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宗教活动,也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公开传经布道,于是宗教建筑成为元大都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元大都的宏大壮丽,繁荣富庶,曾令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叹不已,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以惊叹和羡慕的笔触做了细致的描写。当时文人也有“华区锦市聚万国之珍异;歌棚舞榭,迭九州之芳……天生地产,鬼宝神爱,人造物化,山奇海怪,不求而自至,不集而自萃”的记载,可以想见当时大都的繁华。</p>

        但,那用三千雅乐烘托起来的大朝会哪里去了?哦,那曾金碧辉煌的帝国陪都哪里去了?遍地铺撒的黄琉璃瓦片,莲花滴水,盘龙瓦当,覆盆式的柱础,江浙翠青釉瓷,豫都天青釉片,幽燕白釉铁花瓷片,谁还在述说着那皇朝鼎盛?</p>

        如今只有一片余晖!</p>

        </p>

        </p>

  https://www.biqugebar.net/52_52762/166241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