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高考满分,我要开始逆天啦! > 第334章 随便聊聊

第334章 随便聊聊


杨卫国笑呵呵将两人介绍给李博达。

“宋教授、见秋,这位是李秘书,沙书记的大秘。”

宋执礼与陆见秋分别与李博达握手,算是正式认识。

“三位,跟我来,别让沙书记久等了。”

说话间,李博达引着三人往楼内而去。

一路上,不时有路过的省委工作人员与李博达热情打招呼,对此,陆见秋并不陌生,又有了些前世熟悉的感觉。

前世执行保卫任务时,这样的场景他已经经历过不少次。

这便是大领导身边人的特殊待遇,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

“见秋,不紧张吧?待会如果有什么不好的苗头,你把责任往我身上推,知道了吗?”

落后杨卫国和李博达两步的宋执礼,趁两人说话间,小声给身边的陆见秋递了句话。

说实话,虽然对文章可能产生的影响早有预料,但宋执礼仍是没料到,文章这么快便会被沙万胜看到,并且沙万胜会这么急着与文章作者见面。

考虑到不清楚沙万胜的真实态度,更担心陆见秋会不知如何应对,从而对他产生不好的影响,宋执礼便想着交代陆见秋,如果万一事情不对,便将所有的事推到他身上。

他已经老了,如果能为自己欣赏的学生挡下些不好的事情,不管结局怎样,他都乐此不疲。

“教授,放心,我们不会有事。”

陆见秋秒懂宋执礼话中含义,扶着他轻笑回答。

没多时,四人上到五楼,这层楼明显要安静了许多。

来到一间办公室门前,没有多做停留,李博达敲了敲门后,听到里面传来的一声洪亮的回应,推门而入。

“沙书记,杨校长和宋教授、陆同学到了。”

李博达往办公室内走了几步,朝里面的人说道。

“哦,来得这么快!快请进来!”

洪亮的回应伴随着爽朗的笑声,传入陆见秋三人耳中。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三位里面请!”

李博达往回走了几步,笑着将三人迎了进去。

“杨校长,没提前跟你打招呼,就匆忙请你过来,你可勿怪啊!”

三人进入室内,沙万胜已经从办公桌后走了出来,笑着朝杨卫国伸出了右手。

“沙书记好!沙书记能百忙中抽空和我们见面,是我们的荣幸,我们怎敢责怪。”

杨卫国快速伸手与沙万胜用力握了握,轻巧接过了话头。

“杨校长辛苦,不怪我就好。这两位想必就是宋执礼教授和陆见秋同学吧?”

沙万胜另一手拍了拍杨卫国胳膊,显得极为热络,随之目光转向宋执礼和陆见秋。

“是的,沙书记。今天刚好宋教授在陆见秋同学班上授课,要不我们可没这么快能到沙书记这。”

“正在上课?那没耽误宋教授还有见秋同学今天的课程吧?要是那样,可真就是我的罪过了。”

沙万胜笑意盈盈地分别与宋执礼、陆见秋握手,最后招呼着几人在会客沙发上坐下。

李博达已经泡好了茶水,拿了一个本子坐在了沙万胜身侧稍远一些的地方,显然是准备做记录。

见他如此,杨卫国和宋执礼不由正了正神色。

陆见秋见状眉心稍稍一蹙,但也没有过于惊讶。

这样的场合他并不陌生。

前世他也见过几次,只是没想到这次自己会成为被记录谈话的其中之一。

“博达,今天就是和几位随便聊聊,谈谈心而已,就不用记录了。要不我怕几位就不愿畅所欲言了。”

许是看出了三人的些许不自然,沙万胜笑呵呵地开口说道。

“好的,沙书记。”

李博达闻言,很自然地收了本子,显然早已习惯了沙万胜的风格。

“想必三位已经清楚我匆忙请三位过来所为何事吧?说实话,见到这篇文章的第一眼,我就很感兴趣。这几年国内经济大发展,可真是很少见到这样的文章了,更难能可贵的是条缕清晰,字字在理,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实在没想到,咱们浙大还有对国内经济研究如此深刻的专家,更难能可贵的是,咱们的专家还如此年轻。”

沙万胜拾起桌面上一本陆见秋一早便已看见的新时代周刊,笑着翻开。

眼神瞟向陆见秋,有些意味深长的味道。

他这话算是给陆见秋三人提前吃了一颗定心丸,表明了他的态度。

果然,听他这话,杨卫国、宋执礼脸上同时露出些许几乎微不可察的放松神态。

“呵呵,沙书记不责怪我们没有事先通气就好。说实话,来之前,我这心里还一直是提着的。听了沙书记的话,我算是彻底放心了。”

杨卫国接过话茬,话中有意将责任往学校揽了些。

之所以如此,并不是杨卫国要抢功,而是对宋执礼和陆见秋的回护之意。

本来学校的教授和学生应邀对外发表学术性文章,并不需要经过学校同意,只是陆见秋与宋执礼的《未来十年之华夏经济展望》委实结局难料。

“杨校长这话可就有问题了。咱们国家可是倡导言论自由的,当然允许社会各界各种不同的声音存在。杨校长的心提着,难不成是觉得我此次请三位来是兴师问罪的?”

“哈哈,沙书记见笑了,是我多虑了。”

“好了,杨校,咱们闲话稍后再叙,我可是迫不及待想听听咱们两位作者的心里话。”

“宋教授,您以前的著作我可拜读过不少。您对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剖析深刻,见解独到,对我可是有不少启发,咱们可以说是神交已久了。”

沙万胜话锋一转,眼神在进门之后,除了打招呼便没没怎么说话的宋执礼与陆见秋身上一转,笑着开口向宋执礼说道。

宋执礼没想到与沙万胜的第一次对话,会是从对方对自己的称赞开始。

同时心中又不由微微一惊,没想到沙万胜作为苏杭省的掌舵人,竟然会有时间去看自己学术成分居多的那些文章。

陆见秋心中也是一动,沙万胜称呼宋执礼用的是“您”,而不是“你”,这已经足见他对宋执礼的尊敬与欣赏。

“没想到沙书记会关注我的文章,都是一些停留在书本上的浅见,如果能对沙书记有所帮助,那是我的荣幸。”

宋执礼谦虚回应,并没有因为受到沙万胜的认同,而产生过多的情绪波动。

说到底,他骨子里还是文人,官场的那一套他并不喜欢。

“不过,宋教授,就这篇文章而言,里面的观点与您以往的观点可是有明显的不同了。以前您的文章中虽然也会有对于危机的思考与警示,但总体还是看好国内经济会向上的。而这篇文章,有了较大的转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促使您的观点有了这样的变化?”

话题逐渐深入,沙万胜没有丝毫避讳地指出了宋执礼态度的巨大转变。

“呵呵!这个得归功于见秋。想必沙书记也以为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出自我手吧?”

宋执礼指着文章,笑着问道。

沙万胜点头,心中已经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

“难道不是吗?”

“确实不是。这篇文章的第一、第二作者的顺序并没有错。第一作者是见秋,文章的主要思想和观点都出自他之手,我只不过是将其详细地阐述和稍加润色了一遍而已,事实是我蹭了见秋的光。”

宋执礼道出真相,沙万胜心中暗惊,看向陆见秋的眼神再次变得更加意味深长。

“原来如此。是我眼拙了,犯了先入为主和经验主义教条的错误。见秋同学,果真是英雄出少年,你今年还不到二十岁吧?”

沙万胜目光转向陆见秋,面带笑容地亲切问道。

“已经满了十九了,二十还差几个月。”

他这差几个月,其实是差了十个月。

就在陆见秋前段泡在公司的时间中,他的十九岁生日悄然而过。

“不到二十岁,就能有这样的见识,见秋同学,你不简单啊!”

“见秋同学,跟我说说你具体的看法,越深入越好。虽然文章中已经写了很多,但我想你肯定还有更多的想法。不要有负担,我先给你交个底,我觉得这篇文章切中了当前国内经济的要害,我个人很赞成你的观点。”

听到沙万胜如此直白表露他的内心,又见一旁的宋执礼眼中满是鼓励,陆见秋稍稍凝眉沉思片刻,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好了思绪。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内,陆见秋没有丝毫怯场,在三位大佬的面前侃侃而谈。

从当前国内经济的火热形势的剖析,到其中隐藏的忧患;从国内政治环境,到国际局势,以及不久的将来即将开始的华夏与美国旷日持久的贸易战;从社会制度和阶层变迁,到意识形态的改变。

陆见秋尽己所能的将自己所知的前世已经发生的事件,以合理推测、预言的形式娓娓道出。

沙万胜和杨卫国一开始还是很放松的状态,可随着陆见秋不断推进,两人脸上的神情  不自觉间逐渐凝重起来。

宋执礼因为已经与陆见秋有过详细且深入的沟通,所以倒没有表现得有太大变化。

不过他仍是仔仔细细听着陆见秋所说的每一个字,希望能从中有新的发现。

开始的半个多小时内,沙万胜和杨卫国还会时不时的针对陆见秋所说提出一些问题,到了后面,两人便只是蹙眉听着。

而一旁的李博达,则更是忘了沙万胜的交代,时不时的快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整整两个小时过去,时间已经过了十二点半,陆见秋才在意犹未尽、但力有未逮中停止了口若悬河。

不是他不想说,而是他几乎已经将记得的所有的前世经济发展趋势都一股脑说了出来。

“啪啪啪......”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沙万胜带头鼓起了掌。

晚他一步,杨卫国、宋执礼、李博达也加入了鼓掌的行列。

“精彩!精彩!今天听了见秋的同学的这一番剖析,我算是深刻体会了自古天才出少年这句话的含义。见秋同学在经济方面的见识,我想已经超过了很大一部分国内的经济学专家。”

“报喜不报忧,粉饰太平只会让华夏经济越来越差,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见秋同学所说,接下来的十年是华夏经济最为关键的十年,也关系着我们华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见秋同学的见解,于我而言,振聋发聩啊。”

掌声停下,沙万胜感慨的同时,眼神一改先前的温和随意,逐渐变得锐利、刚毅起来。

“沙书记言重了,刚才都只是我的一家之言而已。只是希望我看到的这些问题,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给大家一些警醒和启发。”

说到底,陆见秋之所以愿意一股脑将自己所知的未来十几年国内经济发展趋势隐晦的讲出来,就是希望能提前给华夏的有识之士及管理层一些警醒,能够提前有所布局,十年后华夏的人民能过得更好一点。

“说的好!我就算是第一个被你惊醒和启发的人了,这篇文章我会带在身边作为参考,如果日后国内经济形势真如你所言这般发展,我想到时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你今天的作为。”

沙万胜拍手称快。

“沙书记,该用午餐了。再晚,食堂怕是就关门了。”

李博达小心看了看腕表,时间已经接近下午一点,见沙万胜与陆见秋三人的谈话还未有结束的迹象,只能硬着头皮,瞅了个空档,小心靠近沙万胜耳边提醒了一句。

“呵呵!一时高兴,都把这茬给忘了。见秋同学、杨校长、宋教授,三位赏个光,陪我一起吃个省委食堂的饭,咱们还可以边吃边聊。”

沙万胜口中的吃食堂果真便是吃食堂。

因为沙万胜完全没有搞特殊,也没有让李博达去做安排,而是真的带着陆见秋三人进了省委食堂。

按理说,以他的身份,开个小灶,有独立的用餐空间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更别说是有客人要招待。

  https://www.biqugebar.net/54483_54483705/152080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