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1621之大变革 > 107.白话 断句

107.白话 断句


谭良栋和卢象升看了一晚上书,徐光启学识确实渊博,数学、天文、历法、水利各方面都有涉猎,特别是农学,徐光启研究得最深。

        相比较前朝的农学家,徐光启亲自做实验,种植新品种,然后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也就是说,徐光启不仅是个农学家,还是个种地高手,他的农书也可以看作是他的实验过程。

        不过,谭良栋是想把徐光启的农书推广到学堂,徐光启进士出身,还是翰林院庶吉士,所写文章极具文采。换句话说,就是徐光启写的都是文言文,谭良栋就有一些地方看不懂或是无法断句,还要请教卢象升。

        这也让卢象升挽回了一些面子,三表法让卢象升十分尴尬。

        两人看完书后,出了屋子,此时正好天亮。

        拿凉水冲了一把脸,谭良栋道:“建斗,吕梁各地现在一共有十五个学堂,我准备在柳林设一个农学院,挑取合适的学子安排到农学院,学习徐道使的农书和水法。”

        卢象升对此很赞同,吕梁现在最需要的不是科举,而是如何增加粮食,度过灾荒。

        谭良栋继续道:“徐道使的书都是文言文,以现在学堂学子的水平没办法理解。”

        卢象升想到了谭良栋那本白话版的,道:“你要把所有的书都换作白话文?”

        “对,还有,要断句。”

        古人已有断句之法,被称作句读,但这个句读因人而异,好的句读方法被上层士子垄断,导致下层读书人在读书时因为句读走很多弯路。

        “怎么断?”

        谭良栋拿起了一支木杆,直接在地上画了起来,给卢象升介绍了逗号、句号、冒号、双引号等后世才逐渐流行起来的标点符号。

        卢象升听完后,拿起,将标点符号用于,又嘴里默念的白话文,半晌后才道:“标点符号,用于白话文更合适。”

        谭良栋点头道:“确是如此。”标点符号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成了主流以后才真正兴起来的,文言文不适合标点符号。

        新文化运动之后的一段时间,有不少语言学家在古文里乱添标点符号,结果古文翻译出来让人看不懂,鲁迅先生曾评价道:“标点古文,不但使应试的学生为难,也往往害得有名的学者出丑,乱点词曲,拆散骈文的美谈,已经成为陈迹,也不必回顾了。”

        这番话也代表着自此之后文言文退出了主流,白话文开始大行其道。

        卢象升有些纠结,明末白话已在市井流行,但在上层文人眼里,白话文章上不了台面,算不得正道。卢象升也算得上是上层文人,在他心里是看不上白话文的,但要尽快推广农书,还必须得是白话文才可以,从一个大字不识的人到能通读文言文,最少需要两年时间,现在吕梁最缺的就是时间。

        谭良栋等着卢象升的回答,要想大规模推广教育,有两件事是必须要办的,一是让现在民间已流行多时的简化字走上台面,代替繁体字,二是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繁体字和文言文本身也是读书人垄断知识的yinxing工具,文字作为一种载体,繁体字让一个字有多种写法,比如孔乙己就想教别人“茴”字的四种写法,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成本。

        而文言文更是直接增加了学习的成本,从认字到把文言文理解为白话文,然后再从白话文到文言文,中间多了一个学习阶段,并且,文言文本身的特性,让其不适合写严谨的文章。换言之,文言文用来作锦绣文章可以,但用来写科研论文就不适宜了。

        “良栋,这套标点符号就在学堂里用,不要传出去。”卢象升虽然即将成为知府,在guāng上还算有些成就,但在学术界连根毛都不是,担不起这么一场文化变革,若是流传的太广,到时候理学、心学的大儒们都会过来找他谈话了。

        没人会相信是谭良栋搞出来的标点符号,因为他不是读书人,到时真要出了事,这锅只能让他卢象升背。

        “建斗,那我把文言文换作白话文的事情交给你了,断句的事我找人来做。”

        “好。”

        再次来到永宁州城,卢象升感觉很不一样,以前是他借着吕梁营的威势来压服知府,而现在,他马上就是知府,心态很不一样。

        知府衙门,在后堂闲坐着的前知府在听到幕僚说卢象升来了后,不咸不淡的道:“来就来了,看你那忙里慌张的样子,把官印、官服、账簿都交接给他,我们就无事一身轻了。”

        “可是老爷,任命文书还没下来啊。”

        前知府慢悠悠的摇着躺椅道:“没区别了。”这次大考,前知府也huodong了关系,但他在得知卢象升出任知府得到了**星和魏忠贤的双方支持后,就不再有任何念想,朝中大佬的争斗,他根本不敢沾染。

        卢象升进了知府衙门,接过了前知府幕僚递上的官印,发布了第一条命令:“召各县教谕、讲堂先生,到永宁州城候命!”

        随后,五匹马飞奔而出永宁州城,往五县而去。新知府上任,还是一个极为强硬的知府,下面的吏员不敢怠慢,不然中阳县衙吏员们的下场就要在他们身上重演。

        对卢象升出任知府,各县县令态度不一,兴县县令刘锐最支持,方山、临县两县县令无所谓,岚县县令则如坐针毡,这次大考他们也都被考评了,岚县县令被选考司划了个下下等,无论他花多少钱都没用。

        选考司的官员们都是人精,顶头上司**星的态度那么明显,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各县的教谕、讲堂先生接到通知,也不敢怠慢,除了被召的人,受影响躲在县城的童生、秀才、举人们也都跟着去了府城,他们希望能借着卢象升刚上任知府的时机,多少要回点自己的土地。

        谭良栋则召回了胡振江和余生,让二人先放下手头的事,协助自己先完成断句的工作。

  https://www.biqugebar.net/58_58134/180910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