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建设盛唐 > 第三百五节 论赞德的忧虑

第三百五节 论赞德的忧虑


论起来,冯小宝与李敬玄有几分交情,当初李敬玄有个孙子牛叉得紧,乱发地图炮狂喷皇帝皇后和冯小宝是田舍汉乡下佬,冯小宝出手,打伤李家教头,表演得好看,皇帝心情亦好,放过李敬玄的龟孙,李敬玄重谢冯小宝,送地三百亩和半卖半送近三千亩给冯小宝,一跃成为大地主。

        可是李敬玄这么搞法,搞得鄯州军队简直是中了拘束术,行动起来一卡一卡的,对面可是要命的吐蕃人,天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杀到

        这样做法,兄弟都没得做,冯小宝气得要去弹劾李敬玄。

        但给刘仁轨阻止了,说道:你不上奏之前,还可以得到一些利益,你若是上奏了,肯定搞不掉李敬玄,还把你自己也赔进去

        我丢脸不要紧,你得给你的部队争取更好的利益刘仁轨缓缓地道:听我一句话,不要上奏

        见到冯小宝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刘仁轨拍拍他的肩膀道:你直接来问我的原因,我也直接说了,现在我再直接和你说吧,你还不是天皇与天后的驸马

        若是了,皇亲国戚,则说话有力。

        还有,弹劾朝廷中书令,你没这个资格

        冯小宝听得两眼发直,才发现一个严重问题,他还真的没这个资格上弹章。

        以武职将军的身份弹劾文职中书令,文武不同,弹不了。

        以文职县令的身份弹劾文职中书令,根本没这个资格,地位相差太远了

        那拿他没办法了

        刘仁轨的目光幽深,淡淡地道:走着瞧

        于是冯小宝的第一份折子上不成了,刘仁轨的奏折多给李敬玄批驳,但他也不敢闹得这么过分,给予的经费还是比起其他军队要多,但想要得更多那就没有了,如此别人也无话可说,就算冯小宝上到弹章,根本动不了他,刘仁轨也是看到这一点,才阻止冯小宝的行动。

        五月,吐蕃兵马在一连串的试探后,突然集结重兵进攻扶州的临河镇

        面对着不高的镇墙,吐蕃人盾牌兵在前,弓箭手掩藏其后。随着军官号令,密密麻麻的箭支铺天盖地而来,再有成群结队的弓骑兵助上一臂之力,箭象下雨般地扫射了墙头上的唐军,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来

        尽管唐军在城墙上的弓箭手还以颜色,向下抛射弓箭,但他们一冒头就给爆头,吐蕃人的箭枝精准得可怕

        那可是精锐的帐兵,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流弓手等着,吐蕃人也有了狙击手的原始概念。

        虽然没有云梯井栏投石车和冲车等重型攻城器械,但吐蕃人架着高梯蜂拥而上时,唐军情况不妙

        他们的城墙太矮,一个镇的镇城能有多高,才七米多

        守城兵丁二千,加上动员来的壮丁一千,三千人对付城外三万吐蕃人,一打十,生出三头六臂去打他们也顶多对付一万人。

        历史的惯性大船不是那么容易调头,你对朝廷说要加强这边的防御,可人不是那么容易生出来的,增多人手,钱粮也不是说有就有的。

        事实上,朝廷比起之前有了更多的钱莱州黄金助力和粮冯小宝军屯和马匹各大养马场都铆足了劲儿生产,但放到整个大唐和吐蕃的边防线上,还是僧多粥少,例如冯小宝的通湟县,就占用了大把大把的钱粮,所以老谋深算的刘仁轨阻止冯小宝上奏是有其道理的,与中书令打官司,必定扯皮,而扯皮之后就不了了之,最终连冯小宝也陷进去,人家不仅杯葛刘仁轨,冯小宝也给杯葛,情况更是糟糕。

        吐蕃军的人多,采取东西齐攻的方式,亦即是东城墙与西城墙同时发动进攻,让唐军首尾不能够兼顾,再把南面也给围了,独独留下北面,这围三阙一的战术用得纯熟无比。

        镇将杜孝升,三十多岁武将,关中人模样,在西城墙率军拼死抗击吐蕃人,却听到背后声音大震,势如天崩地裂,扭头一看,顿时两眼三尸神暴出:吐蕃人的旗帜已经插到了东墙上,入目处尽是吐蕃人状如恶魔般在欢呼庆贺。这城很小,很容易看到了对面

        他挥剑高呼道:战斗,战斗为国尽忠

        部下也慷慨激昂地道:死战,死战,为国尽忠

        那时期唐人精神上乘,意志坚定,尚武精神充足,开国皇帝是前朝,开国元勋和将领才刚刚尽墨,他们的精神尚存,而且本朝皇帝别看他性格懦弱,但在他任内打的战争不少:突厥西域吐谷浑高句丽新罗再到现在的吐蕃,大唐的军刀从来没有收入回鞘

        死则死耳

        杀一个够本,杀二个有赚

        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类似的话激励着每一名将士奋勇杀敌,到处是杀声,哪怕吐蕃人让开了一条生路,唐人也没有一个撤退的

        在城下远处的山岗上,观战的论赞德皱起了眉头,暗自叹了一口气

        没想到小小的一个临河镇,也花费了如此多的力气,大唐,实在不好对付

        吐蕃目前持主动进攻态势,大唐疲于奔命,吐蕃屡有斩获,可谓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主政的论钦陵却一再想与大唐讲和,岂非无由,更不是下贱地想热脸蛋贴冷屁股。

        大唐绝不好对付,他们败多少次,几乎都能够再重整军队来重新战过。

        而吐蕃人现在情况这么好,三万打三千,攻打小小的一个军镇,却伤亡惨重。

        要是打大唐的坚城呢

        退一步来说,就算能打下,同样也不适应那里的气候,也呆不久。

        而且,吐蕃内患重重,近的就有因新立赞普国王导致有地方实力派不满,意欲造反,牵制了吐蕃相当多的军队不能擅动。

        远的。。。他们这这些禄东赞的子孙论钦陵论赞德都是他的儿子,从父辈起执掌吐蕃国政几十年,功高震主,各地方诸侯不满,上位的过程血腥无比,保位的过程无比血腥,得罪了不知道多少人,多少敌人对他们虎视眈眈,等着他们倒霉。

        虽然暂时压制政敌,然而能保持多久

        几年前大非川之战,论钦陵捉到唐军主将薛仁贵,与他约和,放了他。

        论钦陵不想与大唐为敌

        因为无论他打赢大唐多少次,也不会给他家族的容光增添多少,而且仇恨越积越多,大唐败阵后总能够卷土重来,他们有无穷无尽的人力物力财力和马力而他只要打输一次,禄东赞家族就有灭顶之灾

        可恨唐皇不知道是不是看到了这一点,哪怕是吐蕃把他的屁股都给打烂了,面子丢光光了,死硬地不肯与吐蕃谈和。

        论赞德不禁羡慕唐皇,打赢吐蕃是他领导有功,打输了则是他手下人的事,反正地位始终稳固,不会因为打输了战争唐人就会造他的反,唐人想都没想过

        这也是兄长论钦陵不想与大唐对战的一个主要原因

        现在,打一个军镇都如此艰难,其余的也不好打呵。

        一阵风吹来,论赞德突然觉得有点冷

        一名骑兵匆忙而来禀道:我军已经打下临河镇,生俘其镇将。

        传令下去,除非抵抗,否则不得擅杀唐人

        是

        骑兵快马加鞭而去,论赞德哈哈一笑道:诸位请随我进城

        大队吐蕃骑兵跟随他进入了临河镇。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https://www.biqugebar.net/5_5599/28084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