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大明之红月传 > 红月压城城欲摧,黑云未尽复须行(二)

红月压城城欲摧,黑云未尽复须行(二)


如注的暴雨,被骏马卷起的风儿吹断。像是知道李光航的到来,苏州的城墙上,悬挂起一条条朱色的幡儿,猎猎作响。

        那是守城的士兵正向城里城外的游人宣告可能的汛情。

        五月的苏州,竟有些凉了。

        一个身穿鸳鸯战袍的卫所小兵,望着那被雨雾弥漫的笔直官道,有些疲惫地打了个哈欠。

        突然,两匹骏马,朝着苏州城飞驰而来。

        那小兵立刻抓紧了手中的长矛,一下子打起了精神,直到百二十步左右,看清来人。

        一个身穿棉甲的八尺武士,和一个衣衫褴褛的白面书生。

        城门下值守的几个小兵也从睡梦中清醒过来,站成了一列,架起那一排排寒光凛然的长矛,组成前阵,挡在城门口。

        “城下何人!速速下马,报上名来!”那城楼上的一个校官,已经招呼着几名弓手,拉开弓弦,对准下面的两人。

        李凌见到这一幕,微微皱起了眉头。以他的经验,大明各地营兵除了边军与京师三大营之外,几乎不可能有士兵保持这般机警,除非……

        “父亲,这守城的兵是何人麾下,反应竟如此迅速。”

        李凌摇了摇头,“恐怕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城下何人,速速报上名来,莫怪刀剑无眼!”箭楼上的校官见并无回应,遂提高了音量。

        “军爷,某是城东李凌!”

        城东李凌?校官一时间没想起来,有些纳闷。旁边一个小兵指了指口袋里的银子,再朝着吃剩的饭碗一指。那校官立刻就明白了什么。

        “军爷,何时如此戒备来人?莫非有军情紧急?”李凌顶着暴雨,拱手道。

        “原来是李家公子,”那校官示意弓手放下弓箭,长枪手也让开了道路。“实不相瞒,军报说有流贼入了我南直隶境内,千户大人有令,严防流贼细作,请海涵!”

        “不敢当,有足下精锐之师拱卫苏州,定叫那流贼有来无回……”

        李凌说着说着就和那校官谈笑起来了,前一刻的剑拔弩张,后一秒的谈笑风生。

        “商业互吹。”李光航小声嘀咕,不过心里却有些不安。

        历史上的1640年五月,自张献忠正月在枸坪关被左良玉击败,率部突入四川。入川途中,在太平县的玛瑙山又受到郑崇俭和左良玉的夹击,伤亡惨重。接着又受到湖广军、四川军和陕西军的追击堵截,农民军连受重创,退居兴安归州山中,又被左良玉等军围住,农民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这校官口中的那股流贼,定时张献忠被打散的一支部队。一支从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中掏出来的部队,其精锐程度不得而知。农民军的作风一贯是烧杀抢掠,遇坚城围而不攻,能用细作,就用细作。

        江南富庶,若是不剿灭这股流贼,受伤的百姓,不知道会有几何。

        李凌和李光航在士兵的指引下走近城门。原本以为这守城的士兵乃精锐之师,可是接下来的一幕,让李光航再度刷新了对卫所军队糜烂的认识。

        原本用来悬挂兵器的兵器架上,挂满了士兵脱下来的衣服,存放粮食的麻布袋子上放了一个碗,碗里放着三两个骰子,还随意丢着几个银豆子。

        这是在赌博!

        李光航很难想象,这样的一队人马,怎能与刀尖舔血过日子的流贼一争高下呢?

        流贼恐怕一冲锋吼叫,这队看似颇有其实的小兵蛋子,就会吓得抱头鼠窜。

        李光航越看越有些失望,但更多的是气愤。

        他看到折断的弩箭,看到生锈的铁矛,看到枪膛有了裂纹的鸟铳,看到填装了一个孔的三眼铳,虽然还有一把掣电铳,不过貌似李光航只瞟到了两个自铳。

        这种火器,在战场上只能是杀死自己武器。

        “这些军士的火器为何如此简陋,如何与贼一战?”

        “哈哈哈哈,”李凌虽然也有些失望,不过他知道原因。

        “若是你有一个吞田掌银的上司,还和军务司的人串联起来,你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李光航低着头,看着脚下肆意交换着的马蹄溅起水花,沉默不语。

        ……

        “奶奶,我先回去了,既然公子不在,就不叨扰了。”笑容满面的张怡晨一跨出门槛,就瞬间变得一脸黑线。

        “小…小姐……”叶小棠低着头,跟上张怡晨的步伐,为张怡晨撑起了一把油纸伞。

        “小棠,我们走!”张怡晨绝美如珠的双眼,有些泛红。

        “昨天是谁让我来找这个混蛋的!”

        “小姐…内个,昨天是你自己说要来的。”

        “死丫头我不知道吗?还用你说。”

        “是……是小姐,小棠知错了。”

        “知错能改,那什么子可教也,呸呸呸,我们回家。”

        招呼着车夫付老大,放下些名贵的礼物,缓缓向李家大院的正门走去。

        绝美的容颜,配上一个如玉的小丫鬟,在李家大院行走的张怡晨一行人,无不受到来自李家仆人的侧目。

        咯哒咯哒!吁~

        两匹骏马停在了朱红色的门前,一个中年人和一个书生翻身下马,快步走向前去。

        一步一步,慢慢接近那被铜丁装饰的朱门。

        仆人为张怡晨拉开了朱红色的正门。

        映入眼帘的,是如注的暴雨,和已经在雨水中停好的马车。

        张怡晨眼帘显得有些落寞,原以为刚刚传来的马蹄声,会是那个人。

        不再烟雨江南中,寞寞难忆当时,清华无语。

        ……

        李光航推开大门,一个仆人正站在后院中,顶着一把油纸伞,看见了李凌和李光航,急忙跑过来,作揖行礼后,招呼道:

        “老太爷正在后园徐风亭等你们呢。”

        “嗯。”李光航不知怎么的,心血来潮,选择从李家大院的后门进去。

        有时候,缘妙不可言。

        也许只是几进院子的长度。

        红鞋踏出,皂靴迈入。

        一朵盛开在屋檐下的花儿,在于清风的共舞中,被沿着鳞次栉比的瓦片的雨水,轻轻的,撕下一片花瓣,盖在一个臭虫的身上。

        亦是道孤,我心向明。

  https://www.biqugebar.net/62_62323/196186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