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农家夫妇生活 > 116.第 116 章

116.第 116 章


此为防盗章

        小何氏闻言当即眼泪就下来了,  二两银子啊,  她娘家一年也就赚个二两,  这么多说给小姑办嫁妆就办了,她当然想不通了。

        都是哥哥为什么其他几个当哥哥的不出呢,  偏偏是他们家钱五出呢。

        钱五看媳妇在那默默哭的样子,心里一软索性坐下,把小时候怎么误导小七,从此让小七背负这样的名声的事说了。

        最后看着媳妇道:“这个家里的哥哥就我欠小七的,我这样就是想弥补下,要不是我当年乱说,你想想以咱家的条件,  小七嫁个好人家不难吧,  说不上就是那秀才也配得上是吧。”

        “所以小七现在只能嫁给个名声不好的孙保财,我要负很大责任的。”

        小何氏听后愣住了,她不知道还有这事,  小姑的事她是知道的,  但没想到还跟钱五有关。

        想想当年小姑才五岁,是听了哥哥的话,才做出趴私塾窗户的事。

        这名声对于女孩来说意味着什么,她是在清楚不过了。

        就像孩他爹说的,他确实欠小姑的,小姑本应有个好姻缘的。

        震撼的看着钱五久久才道:“我不知还有这缘故,  小妹嫁人咱们是应该多出些嫁妆。”

        钱五看小何氏明白了,  对于媳妇通情达理很满意,  两人又说了几句才睡下。。。

        孙宝金夫妇此时也在房里算计着自家现在有多少钱,他们今天问了,私塾的束脩大约一年六百文。

        笔墨纸砚书籍等,要自行去书肆购买。

        张氏听了束脩一年要六百文,心里一颤这么多。

        当去书肆打听了书籍价格和笔墨纸砚后,心都开始疼了。

        光一本三字经就要三百文。

        而且这书越往后越厚越贵。

        大概算下来一年最少要二两银子啊。

        分家时没有分银子,他们手上的银子,都是这些年农闲时,宝金去打短工和她做些鞋底卖了一文一文攒的。

        一共有八百文钱,孙宝金看媳妇还在那数铜板,这点铜板都数了三遍了,多数几遍还能变多。

        真是的,出声道:“别数了,还有一个月就收庄稼了,收完庄稼卖了粮食,就送祥子去私塾吧,到时候我在出去打个短工,这日子也能过的去。”

        张氏闻言只能点头应了,把铜钱小心翼翼的收好,想着虽然现在难些,但等她家祥子考个秀才回来,那时就不用缴纳粮税了。

        等到那会,她家那就是红枣村的头一份,到时谁家不得巴结着他家。

        这般想着心情也好了,对未来的好日子充满憧憬。

        翌日一早孙保财和钱五告别爹娘往县城走,到了县城到镖局跟何二汇合。

        等了有一刻钟王家的马车来了,还跟着十几名家丁,孙保财打量着这些家丁,应该都会些武艺吧。

        他不练武看不出来,但是凭着猜测也能猜出个大概来,出远门还预想到有危险,带的人肯定是练家子才是。

        看着这些人眼神逐渐变的深远,就是不知这些人里,有没有别人的眼线了。

        心里决定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盯着这些人,看看有没有可疑的人。

        当然镖局这里也要看着点,回头叮嘱下钱五,让他也帮着盯着。

        镖头姓蔡是个粗壮的汉子,这时他喊了句:“准备了,咱们启程。”

        押镖的一共有二十人,在加上王家的人,一共有三十五人左右,队伍也不是很长,在后面完全能看到前面生的事,也能及时应变。

        王家的家丁散布在王夫人的马车周围,蔡镖头带着人在前面开路,他和何二钱五等在后面跟着。

        何二期间来回穿梭和不同的人闲聊,这些都是他认识的,也能说的上话。

        中午时在一间茶寮休息,大家喝着茶解渴,简单的吃了点干粮。

        孙保财同样拿着一个茶碗,只不过他是找了个背阴凉,又能看清众人的地方。

        坐在那里边喝茶边观察,还真叫他看出名堂来了。

        眯着眼看王家的一个家丁,手在桌底下来回划拉。

        不禁猜想这是在干什么,因为有点远也看不清具体的,只能看到这反常的动作。

        这会何二过来了,递给孙保财一个肉包子笑道:“吃了吧,这个是从蔡镖头那里弄来的,他那的伙食可跟咱们吃的不一样。”

        孙保财笑着接过,也没客气直接就咬了一口,嗯好吃,还是牛肉馅的。

        示意何二坐下,把刚刚现的跟他说了,最后笑道:“你说那人是不是用什么东西,在桌子腿处做了什么暗号啊!”

        何二深思了会点头:“有可能,一会都走了,我留意下,这趟咱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可不能把自己折了进去,等我确定有问题了,跟蔡镖头说说,到时我们直接找王夫人说这事。”

        蔡镖头跟他师父柳庆魁是表兄弟,有这层关系,才能接到这趟押镖的活,对于他的话蔡镖头一定能信的。

        孙保财听了点头后,继续吃包子,他能做的不多,关键还得靠何二。

        等都吃完饭了,蔡镖头组织开始上路,他们要抓紧时间,在天黑前到下一个歇脚点,不然就要露宿野外了。

        等所有人都走了,何二落后众人,到孙保财说的那张桌子下看了,果然有暗号,不由暗骂了句,把暗号记下后,才小跑的追上队伍。

        他本来就在最后走,也没引起其他人注意。

        找了个机会凑到前面找到蔡镖头,说了他们现的事:“我看了那暗号,就是告诉人咱们走的什么路线,叔,咱们得趁早商量对策,可不能被人给端了。”

        蔡镖头听后陷入沉思,何二的话他当然相信,他表哥柳庆魁还特意叮嘱过他,要他照看下他徒弟何二呢。

        想了会道:“你先当不知道,继续观察着,先别打草惊蛇。那帮人不会选在第一天就下手,肯定要等到咱们走了几天后,走的较远了才会动手,而且从中能看出,既然现在就在跟咱们走的路线,那么多半是要设伏了,等会我找王公子商量下,你等我消息。”

        何二点头应了,为了不让人看出破绽,继续又跟蔡镖头聊了一会才回到后面。

        大家对于何二乱串找人聊天都习惯了,都知道他师父是吉祥赌坊的柳庆魁,都会给他几分脸面。

        当行程到第四天时,走到横川岔路口时,这里有两条路都能到海城。

        一条是大家都会选择走的路,是离海城最近的路。

        还有一条是先到川县在去海城,这条路要多走两天,所以蔡镖头理所当然的选择走最近的了。

        走了一个时辰后原地休息,休息了会吩咐众人往回走。

        大家心里诧异纷纷问道这是为何,蔡镖头闻言瞪着众人道:“我说什么你们听着就是。”

        在外走镖都听镖头的这是规矩,所以有异议的声音没有押镖的人,大家心里纳闷但是不会出声询问,知道镖头这样吩咐肯定有道理。

        出声的都是王家的家丁。

        这时马车里传出个女声:“都听蔡镖头吩咐。”

        王家的家丁听后才闭嘴,只是有个人眼里闪着惊诧,担心表露出来只得低头掩饰。

        刚刚他才做完记号,现在改变路线,他要把记号改了才行。

        现周围有人过来,抬头看是押镖的人,把他围起来,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他暴露了。

        何二和孙保财互相笑了笑,他们是等着奸细做完暗号后才行事的,目的就是为了混淆视线,让人以为他们走的是这条路线。

        这样他们走川县的话,就能争取到时间,到时等那些人现后,想追也来不及了。

        因为他们以后还是会变道,没了人给他们留暗号,在这古代想追踪。可不是容易的事。

        众人开始往回走,到了岔路口时,直接往川县的路走。

        马车里王曦看着娘亲道:“娘,那些人还会追上来吗。”

        他今年十岁已经懂得很多事了,蔡镖头跟他说的话,他如数转达给了娘,娘说的话他在传达给蔡镖头。

        虽然他年纪还不到能做主的时候,但还是明白有人要害他们。

        而这些人是谁不用娘细说,其实他也知道。

        毕竟家里乌烟瘴气的,他爹那些姨娘们整日争斗不休,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想活的单纯些都难。

        亏了他爹每日还能跟没事人似的,当做看不见。

        王夫人看着儿子笑了:“蔡镖头有了准备了,必然不会让人追上了,曦儿你好好读书,将来有了功名的话,带着娘远离那个家,好不好。”

        那个家她真是早就呆够了,就想着什么时候能远离了,好过几年清静日子,不用每日算计每日防备的过日子。

        王曦听了莫名有些心酸,知道他娘要不是为了他,以娘的性子,断不会在府里待下去的。

        “娘,孩儿会好好读书,早日带娘出来。等孩儿考上了秀才,就到远一些的书院读书,到时娘也跟着去可好。”

        王氏听了高兴的笑了笑:“好,我就等我儿带娘走的那一天了。”

        这么说也是安慰儿子,只要他们依然能继承王家的大部分财富,他们就没个安生的一天。

        这样想着不由陷入深思,怎么才能脱离这种状态呢。

        孙保财刚刚想着明天要办的事了,没注意前面。

        等钱七提醒了,只看到了一个消失在角落的身影。

        走近后,看罗家门前有一捆柴。

        两人互相看了看,难道这是林寡妇的追求者。

        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毕竟人家现在算是单身。

        这人能送柴火,看来是有几分关心在里面的。

        这毕竟是人家的事,于是不在多做停留,往自家门前走。

        现在已经下晌了,天太热,两人直接回屋,等晚一些在去后面地里干活。

        前些天给老杜他们买了些酒菜,额外加了两百文,让他们帮着把挨着晒场的一亩旱地给松了土。

        还有把已经挖的坑坑洼洼的荒地整理了下,现在那里的地面,已经平整多了。

        那亩旱地他要改成水田,所以现在只要有空,就挖松过土的旱地。

        把挖出来的好土,都平铺到东面的慌地上。

        两人回屋后,孙保财继续翻译书,还有最后一本杂记了,今天能翻译完。

        翻译到有趣的地方,不时会跟老婆分享下。

        钱七在旁边看书,她现在看的是农桑通诀林木篇,其中有介绍果树种植的。

        按照书里说的,红枣村这里的气候,适合种植葡萄、桃杏、梨、山楂、枣等。

        她在这里生活十年,枣就不说了,红枣村就是以种枣树命的名。

        葡萄在这里根本没见过,当然也可能是她的生活层次太低,接触不到。

        山楂在紫霞山上有野生的,这个她知道。

        野生山楂可以入药,村里如果有人采了,都会卖到药铺去。

        桃和杏紫霞山上也有野生的,她吃过口感一点都不好吃。

        梨她吃过口感挺好的,在大石乡集市上,也看到过有人卖,不过很少,价格还不便宜。

        放下手上的纸张,深深的叹了口气。

        孙保财听到叹息声,挑眉一笑调侃道:“这是怎么了,有什么愁事跟老公说说。”

        说完放下手中的毛笔,看着他媳妇笑。

        钱七听后也笑着把刚刚看的那张纸,递给孙保财示意他看。

        孙保财仔细看过后,知道媳妇为啥叹息了。

        他们家这块荒地,现在最适合种植的果树,就是梨树和山楂了,当然还有葡萄。

        这三样果树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而且果树的寿命长,他们家这块地倒是挺适合的。

        他媳妇之所以叹息,是生长周期太长了。

        梨树要五年才能结果。山楂树这上面写的,要两到四年开花结果。

        至于为何时间跨度这么长,这上面没写。

        难道是有可能两年开花结果,也有可能四年。

        至于葡萄树也要三年才能结果。

        看完后看着媳妇笑着安慰道:“你得这么想,种一次结果后,能连续收获几十年,多合算啊,对不。”

        钱七听后被逗笑了,好吧,反正这几亩地也不用交税赋,就像孙保财说的,想想也挺合适的。

        之所以考虑种果树,是这地种粮食啥的,也没啥收成。

  https://www.biqugebar.net/66_66709/253158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