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举让我富贵荣华 > 29.29:加2500字,改小BUG

29.29:加2500字,改小BUG


他们县学里的学生都是在县学里报的名,  学堂里会有夫子将单子交上去,  领了入场的牌子和代表身份的“试单”,  听说前朝的时候不叫这个名字,  不过当时是跟人讲话时听旁边的同窗随意一说,没有在意也没有记住。

        其他学堂里的人都是自己去县衙里报的名。

        等俞阅报了名回家时,  一看,除了他大伯以外,  全家都端着竹凳和坐在门口的通堂里等着他,  连他爹都在!

        门开着,  他还没进门的时候,大家看到他了都起身迎了出来。

        俞阅看着这一张张殷切的脸,笑了,  正要说话,  铁蛋已经急的问了出来:“哥,你报了名了?真能考试了?”

        俞家坐在一起的时候,也都在聊着,  这种去考科举的大事,  祖宗八代都没有做过,  让全家都很担心,深怕俞阅报不了名。

        “报了。”俞阅笑道,  将考试入场的牌子的试单拿了出来,  铁蛋心急的伸手就要去拿,  俞阅手一扬,  没让他拿着。

        韩氏在同时已经一巴掌拍在了儿子的手中,  大声呵斥他道:“毛毛躁躁的像什么样子?!给你哥弄坏了可咋办?看我不剥了你的皮!”

        八双眼睛都盯着俞阅手里的试单,俞阅递给了齐氏,齐氏连忙将双手在衣服上擦了又擦,双手去接,接时又看了一下手,怕手不干净,又再擦了擦,这才小心的双手接过来,旁边的家人都围了过来,看了又看。

        上边的字齐氏根本不认得,还是详细的看着,俞阅在一旁解释着:“这上边写着我的姓名、年龄、体貌特征,你看这里……”

        他伸手指着一处道:“这里写着我身量四尺六,还有身型稍瘦。”俞阅手指一指,大家都看了过来,铁蛋兴奋的道:“我认得我认得这字!这里写着我爹跟我爷的名字!”

        俞父伸手拍了一下铁蛋的肩膀,笑说:“你总算是学了几个字啊,没有认错。”

        俞父因为去了菌株的店里,受店里环境的影响,先是慢慢认得一些书名,后来又认得自己的名字,再又学了一点,认得几十个常用的字,听到铁蛋说认得,心下很是高兴。

        齐氏用手摸着俞二牛这三个字,问俞阅:“这可是你爷的名字?”

        俞阅点着头,看一大家子都让在门口,就让大家进去。

        到了齐氏的屋子里坐下后,俞父与韩氏他们都挨个把俞阅的牌子和试单看了个稀奇,看完后,齐氏让俞阅把东西收起来:“这可得收好了,你就放心的去考,都不过也没什么,咱们能去考都已经是了不起了,以后说起媳妇来也好说。”

        对于齐氏而言,只要家里比现在能好一点孙子能娶到媳妇有的饭吃有得衣穿就行,再大的好处她也不奢望。

        “没事!”韩氏手一挥,也安慰俞阅,“放心去考台,听说有的人考一辈子也考不过,咱们家没多少钱,让你考个五六七八次的钱还是可以的不,不过话说前边,考这么多次再不过的话,你也就不是那块料,以后想也别想了,钱留着给你以后娶媳妇。”

        俞父把脸一变:“这个时候,说什么丧气的话!”

        韩氏横了俞父一眼,没再说话。考个七八次还不得花上七八年,七八年不干活,还得花上十两银子,对于她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大方了,也不看看人家的后娘都是怎么当的,遇到她这样的前辈子烧了高香吧。

        俞伯父与吴氏也安慰俞阅别担心,好好考就行了。

        在考试前的这一个月里,全俞家上下气氛都极为的安静,全家做事都小心翼翼的,深怕惊扰了什么,连韩氏平时说话都不敢大声说话,这让俞阅开始时还有点不适应,不过这种环境让他在家时更加能安心的读书。

        考试前七八天的时候,齐氏与韩氏都去庙里烧了香,把他们安德县县志附近的庙都走了一遍,平安符又求了八个,每带回一个,俞阅就极为的无奈,不过还得带着,在接到第八个的时候,他认真的对着他奶道:

        “好,加上你年后最初求的那一个,刚好九个了,九这个数比较好一点,不要再求了,有十个就是满数了,反而不好。”

        他这个时候说,也是有原因的,前边几次他劝了他奶不听,他们县上和附近最近的就这九座庙,这次再劝的话就比较会听他的话了。

        齐氏一听,本来还想再去,一想都远了,家里最近这几天的活儿都落下了,只好道:“那好吧,想来远处的菩萨也不保佑咱们这里的人,求了也没用,白烧了香。”

        俞阅:“……”

        因为家在县里住着,去考试也很方便,考试这一天,俞阅寅时就起了床,将自己的考篮检查了一遍,四根笔、墨盒、水筒、干粮等,最主要的是报名时发放的牌子和试单,这也很最重,不然连考场都进不去。

        一切都准备好了后,韩氏特意起早做了饭,俞阅吃过了,就在等苗杵来接他。

        本来韩氏想要买肉买鱼给俞阅大补的,俞阅拒绝了,说平时吃什么这个时候就吃什么,不然的话猛然吃的太好,反而有可能吃坏了肚子,韩氏一想好像也是,再听俞阅说考过了再做好吃的庆祝,才同意了。

        本来安德县就这么大,俞阅是想着走过去的,齐氏却说要去亲戚家借个牛车送俞阅去,存的就是向亲戚显摆的意思,看他家孙子有出息,都要去考试了,葽是考上了可就是老爷了,只是俞阅刚开始没有懂她的心思,给拒绝了。

        后来苗杵就给俞父说去接俞阅,俞父不好拒绝,就极为感谢的应下了。

        这两年的时间,俞父想着要报答苗杵,不想白拿了人家的钱,在店里干的特别卖力,用心钻营,生意反是比苗杵以前还好了很多。

        这得到了苗杵多次的肯定和夸赞,让俞父自信心爆涨,整个人的精气神也与以往不一样,身子也好了些,看着再也不像是个可怜兮兮老实巴交的种地的。

        而苗杵也发现,俞父的变化非常的大,脑子很活,终于有点像他儿子了。他就说嘛,能生出俞阅那样儿子的人,怎么可能是个愚蠢的。

        等人的话,俞阅也不觉得时间过的慢,倒是全家都很急,俞父最是坐不住,站起来在屋子里来回的走动,一时担心那边是不是起晚了不来接他们了,一时又担心会不会来晚了倒是误了两个人更是不好。

        俞伯父也心急,急着急着就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咱们家自己买了牛和车来,这样以后也方便一些!”

        一说到这里,他倒是觉得这个想法不错,眼睛一亮,对着俞父道:“你说咱们家买个水牛怎么样?这样的话平时我们可以用,农忙时也可以用来种田。”

        自从俞父与俞伯父都去干活,家里的十一亩地就种不过来,俞阅说要租出去一些,齐氏并不乐意,非要自己种,结果累的生了病,第二年俞阅坚持要租出去六亩,剩下五亩让他娘和齐氏吴氏和他哥种着。

        四个人种五亩,也种的过来,是以也用不到牛,就没想着买。

        这个提议一出,大家都觉得很好。

        俞阅平时住县里,八天才回一次家住上两天,都是走过去走回来的,也用不上。他本来也说买呢,他奶舍不得钱,又怕不会养病死了划不来。

        现在他大伯一说,俞阅连声赞同。

        他大伯离纸坊远一点,走着太累人,还不如买了牛来,平时做事方便,也种得地。

        大家都赞同了,这两年家里日子好,齐氏比起以前来也舍得钱了,现在心里急,也就同意了。

        正商量着呈,苗家来人了,在前边等着人的铁蛋跑进来大声说:“来了来了。”俞阅考试,铁蛋激动的很,韩氏怕他晚上睡不着打扰俞阅,叫他到金蛋屋子里去睡,结果早上他听着家里有动静也跟着起来了。

        家里人一下子都激动了,俞父连忙出去迎人,齐氏又叫俞阅检查了一遍东西,才叫他出去。

        这个时候天还黑着,金蛋在旁边提着灯笼,一家人都跟在了俞阅后边出来了。

        刚出了门就看到苗盛在车门口对着俞阅招手,激动的手都打到了挂在车前的风灯。

        俞阅问候了两人,车夫已经放了凳子下来,他上去坐好后,看着还站在外边的爹爹,叫道:“快上来啊爹。”

        “啊?”俞父吃了一惊,惊喜的问他,“我上来,我可以一起去?”

        俞阅怔了一下,这才想了起来,他一直都是觉得应该和他爹一起去的,也就没有说这种事,没想到他爹却是觉得自己去不了。原来他跟苗伯父也没有说过这事儿啊,还以为他爹会一起去呢。

        “你不想去也行,在外边干等着也着急。”俞阅想着也对,他愿以为他爹一定要陪他去才叫他的。

        一听这话,俞父喜的连声道:“我去我去!我去!”

        家里的人都羡慕的看着,铁蛋也想跟着去,想坐一回车,还没开口,就被眼急手快的韩氏一把拉住,在他身上拧了一下,意识他安静闭嘴,铁蛋想着这么大的事也不可能叫他,只好歇了心思。

        跟家里人道别后,车就走了。

        街上很是安静,几乎没有行人,车厢里只听到苗盛的话,说个不停。

        俞阅原本还有些紧张,一听苗盛说话,反倒是好了些,不那么紧张了。

        等快到了考场的时候,人和车才渐渐多了起来,都是些考生和家长。

        四人下了车,很快就找到了韦琢和学堂里的同窗,赵夫子人也在,招呼他们过去,说了一番嘱咐的话,又安慰他们不要紧张。

        过了一会儿,学堂里要考试的学子都到了,赵夫子叫大家进入龙门,到院子里等候叫名。

        各人与时跟自家家长道别,俞父激动的酸了鼻子,对俞阅道:“好好考,考不上也没关系,咱们可以多考几次。”

        俞阅心下有些感慨,点着头,跟着众人一起过了龙门进了院子里。

        院子里已经有人了,两边挂着一些灯笼,能照亮场地。

        俞阅他们是面北而站,苗盛手指着北面东间对着俞阅韦琢两人道:“看,县太爷就坐西间,面东点名,被叫到的人过了中间的过道进去北边就可以考试了。”

        三人小声说着话,一会儿,只听一声锣响,有人上前来,说明要叫名了,提示大家检查东西,最后,严厉的说,不要夹带东西,否定这辈子都再也没有考试的机会,让大家不要冒险。

        这个时候,县令来了,学子们大多都没有见过县令,一听皆是伸长了脖子向着那边看。

        俞阅倒是见过下一任县令,这一任倒是没有见过,也跟着伸长了脖子看。

  https://www.biqugebar.net/69_69570/247165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