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贫女奋斗手册 > 第104章日子

第104章日子


桐叶一行人吃完饭回到客栈,发现郑达一个人坐在大堂。

        “太爷、太夫人、夫人,  那两个小姑娘苦求不止,  一定要沐浴后才肯吃饭。”郑达拱手道。

        “嗯?现在呢?”桐叶问道。

        郑达略有些羞赫的回道:“小的缠不过,  只能带她们回来沐浴。”

        这么久还没好?桐叶回头对豆娘说:“你去看看。”

        “是。”豆娘屈膝领命而去,不一会回来有点不可思议的说:“她们没有干净的衣裳穿,  出不来。”

        桐叶笑了,倒是两个有趣的小乞丐,她说:“你去铺子里给她们买两身厚实些的衣裤,  眼看天就要凉了。”

        “是。”

        桐叶带着她的爹娘进屋休息,没多久那两个小乞丐焕然一新的进来感谢。

        “谢谢夫人。”两个小姑娘一起屈膝。

        李有福和郑二娘面面相觑——竟然是双胞胎。还有这还是刚才的小乞丐吗?长的不算白净,但是眉清目秀唇红齿白,  乌油油的黑发用头绳扎成两个丫髻。一看就就是好人家的女儿。

        两个小乞丐大概也看出屋里人的疑惑,  跪在地上,口齿清晰表情到位的讲了一个人间悲剧:

        有一个男人重色轻义,为了自己讨好自己美貌新妇。要将自己前妻所生的一对女儿阿梅、阿香卖掉,幸亏有义仆悄悄告知,  并领着他们逃到省府找舅舅。

        谁知道舅舅去西域行商,  而仆人却不幸病倒花光了钱财,也没能治好。她们只能沦为乞丐求点饭食,照顾仆人。

        两个小姑娘乌溜溜的黑眼睛,泫然欲泣的请求:“夫人您一看就是大慈大悲的人,  求您救救我家陈叔吧。”

        李有福两口子听得心疼不已,一眼一眼的看桐叶“叶儿、叶儿”不停地使眼色。

        桐叶被自己的爹娘逗笑了,那小姑娘饱满的脸颊,  一看就不像是流浪多日,艰难求生的样子。更何况一双眼睛明亮有神,哪里像是被生活折磨过得样子。

        桐叶倒是好奇这两个小姑娘想干嘛,她笑着对郑达说:“你去随他们看看。”

        “是。”郑达抱拳。

        这一晚郑达回报说,已经把病人安排到医馆了。桐叶点点头,她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一家人收拾齐整去程家拜访。程家在城西的甜水巷,是一座小巧的两进宅院,桐叶估计顶多三分地。

        一进院门是靠山影壁,手绘了一幅《江雪》,左手边两间浅浅窄窄的倒座。二进院子正面两间上房,左右各两间厢房,窄窄的天井里种了几杆竹子。虽然小却还雅致。

        程先生四十余岁,目光清正身形挺拔,自带一股清风之气。程先生的妻子黄娘子长相普通,看着很和气。几个人刚分宾主坐下,就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手托茶盘进来。

        “这是小女,只因她恰巧生在小雪那一日故名小雪。”程先生一手指向少女,微笑着向李家两口子介绍。屋里几个人不由得看向进来的姑娘。

        这少女于羞涩中撑出几分坦然,她放下茶盘一一敬茶。

        “李伯伯请用。”

        “哎、哎”李有福忙点头致谢。

        “郑伯母请用。”小雪又给郑二娘奉上茶。

        郑二娘笑着从手腕上退下一只银镯子,套到小雪手腕上:“头一次见面,姑娘别嫌弃。”

        小雪轻轻咬唇,瞅了程先生一眼,脸色微红的屈膝说道:“谢谢伯母。”

        “李家姐姐请用茶。”

        桐叶笑吟吟的拉住小雪的手,也从腕子上退下一只银镯子:“不是什么好东西,小雪姑娘留着玩。”

        虽说是来拜谢程先生的教导之恩,但是两家人都心知肚明。话题就围着两个孩子说起,不过是些小时候孩子们的趣事。

        桐叶在旁边给李家两口子递话,和着程先生黄娘子,你来我往也算融洽。中午吃了小雪亲自做的中饭,几个人告辞而去。

        程先生看着桐叶留下的礼物,摇头叹息:“果真是巨富,还很有心。”

        小雪在旁边看着送来的一块素绉缎,简直爱不释手。缎面细密莹白,就像上好的白玉一样莹润。

        “娘,我想拿这做条裙子穿,在裙角绣上一丛腊梅多好看。”小雪拉着她娘撒娇。

        黄氏摸着另一块,枣红底起朵朵金花的提花缎,也是感叹不已:“不愧是开锦缎厂的人。”

        桐叶家这次留下的礼物确实不薄,也的确是桐叶费过心思的。听说程先生喜欢砚台,送给程先生一方洮砚。虽然不是什么老坑石名贵之物,也很不错了。桐叶是觉得万一不成,也让人家看到自家的尊重。

        “相公,你觉得这家如何?”黄氏问道。

        程先生苦笑:“老两口敦厚朴实,家底丰厚。志远俊美聪敏,他的大姐……”程先生撞头看向自己的妻子“我跟你说过,志远家如何从深山搬出来的。”

        程先生之所以会知道这段过往,是因为他跟虎头隐约提了自己的心意时,虎头跟他讲了李家的过去。而虎头之所以要说,只是为了告诉自己的先生:他的妻子德行是第一要考虑的,必须孝敬长辈,而且决不能违逆他的大姐。

        “他的大姐就今天所见,落落大方站在李家两口子身后,话虽不多却不容忽视。”

        “那……到底好不好。”黄氏犹疑的问道。

        程先生摇摇头,用手指感觉那方洮砚的细腻纹理:“若是没有李家桐叶,没有京城的那门义亲,咱们和他家也算匹配。如今么……看人家可愿意我们这门亲事。”

        “叶儿,你觉得程家姑娘怎么样?”郑二娘殷切的问道。

        “不急,等豆娘打听好了再看,不过单看程家姑娘样貌……”桐叶想了想小雪的容貌摇了摇头,细眉细眼顶多算得上是相貌端正。只是不常年下地干活,皮肤能细腻些。

        郑二娘把两个孩子放到一块想了想,笑着说:“还没虎头白净漂亮。”

        “长得好看又不能顶饭吃。”李有福慢慢的插了一句。

        桐叶笑嘻嘻的过去抱住她爹的胳膊说:“爹说得对,我今天还摸了下程姑娘的手。不是细细软软的,看着也是常年做活计的手。”

        “夫人,奴婢回来了”屋外响起豆娘的声音。

        “进来。”桐叶放开她爹的胳膊,坐到桌旁。

        豆娘推门进来屈膝说道:“奴婢多方打听得知,程家有两子一女。长子程文顺年初已婚,娶的是秀才家的女儿,如今两口子在乡下守着祖业。长女程小雪年方十五,自幼在省府长大。她略有些娇气,但是女工茶饭都还能看……”

        “她做饭没有叶儿好吃。”李有福插了一句,在他心里世上的姑娘就数自家的最好。

        桐叶无奈的笑笑,对停下的豆娘说:“继续。”

        “因着他家并不多么富余,所以从没有雇过下人。程姑娘虽然不是多么勤快能干,倒也从不偷懒耍滑。性子么,街坊们到没有说有什么毛病,算还嘴甜也不爱挑事。还有一个小儿子程文顺,正在书院读书,据说挺有灵性。”

        豆娘下去后,李有福两口子都看向桐叶:“叶儿,你觉得怎么样?”

        “没什么大毛病,看她爹娘的样子,应该也是知礼和顺的人。”

        “那成不成呢?”

        桐叶想了下说:“要单论样貌,是配不上虎头。不过程姑娘也没有什么不好的,看虎头自己吧,他喜欢就娶,不喜欢就算了。”

        该办的事情办完了,桐叶带着爹娘去了大慈恩寺,上了大雁塔,去了小雁塔。蓝天白云秋高气爽一家人尽兴游玩。

        第三天他们坐上马车回程的时候,却被两主一仆拦下了。

        “夫人救了陈叔我们一定要报恩。”

        桐叶笑着问:“你们想怎么报恩?”

        “我们跟夫人回去做活。”

        另一个接着说:“我们勤快能干吃得少。”

        高个子的仆人,只是默默的揖手不说话。

        “夫人……”巴仁泰看了那仆人的骨架手脚,回头叫桐叶。

        桐叶抬手制止巴仁泰,笑着对两个小姑娘说:“小事而已,不必了。”

        “夫人,有恩不报非君子。你不能让我们不义啊!”

        “没关系,反正你们是女孩子,不用当君子。”桐叶笑着拒绝。

        “夫人,你不带我们回去,我们就要流落街头。”一个小姑娘哭了起来“求求你让我们报恩吧,等我们舅舅回来,会重谢你的。”

        李有福扯扯桐叶的袖子低声说;“叶儿……”

        哎~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桐叶觉得自己的性子越发的好了。这两个小家伙明显有问题,自己竟然也能忍。

        “好吧,你们跟我走吧。”

        “好嘞!”两个小姑娘快快乐乐的,跟着桐叶回到鄠县。

        周先生终于盼来了桐叶,他请桐叶到自己的书房说话。

        “李夫人,浩然之强记,我闻所未闻。他竟然可以过目不忘到连生字也记下。”

        “什么?”桐叶有些惊讶,她不敢相信自己的儿子有复印的本事。

        周先生终于忍耐不住激动:“凡书读过几遍就能背诵,所有生字皆可记忆。这两天我反复验证,抽查默写极少出错!”就是浩然没写过字,写出的字惨不忍睹。

        桐叶凝眉沉默不语,她受到的冲击太大了。这一刻她忽然非常的想念陈青,如果他也在该多好。默默坐了一会,桐叶打起精神理清思路说:“先生没有给他教很多书吧?”

        “没有,循序渐进,我也怕一次太多毁了浩然,这几天只是让他多读了《千字文》、《百家姓》然后就在详解《三字经》多加了描红。”

        桐叶点点头。

        “李夫人浩然这样的孩子,我希望夫人能为他另请鸿儒,方不辜负上天对这孩子的恩赐。”

        桐叶软弱的那一瞬和混乱都已经过去,她笑着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难以培养,是因为好的‘品行’最难得,它需要师长辈的慢慢雕琢培养。”

        桐叶看向先生:“我相信周先生的人品师德,再者他才启蒙,周先生和教导他应是无碍。”

        周先生听了桐叶的话,忽然有些惭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最重‘解惑’最次。自己见到一个好苗子,第一反应竟然是出于功利。心里只想着让浩然,能够学识渊博出人头地。竟然忘了一个人‘品行’才是首要的。浩然还小,学识什么的真不用急。

        周先生吸一口气,沉淀下了这几日的幸奋、焦灼,他站起来对桐叶施了一礼:“定不负夫人所托。”

        桐叶站起来笑着回了一礼。

        吃完后晌饭,又陪着娘亲消食完,小浩然回到自己的屋子,趴到桌上认真描红。陈正在旁边磨墨。

        “你就是陈浩然,对吧。”屋里忽然多了两个小姑娘。

        陈浩然抬起头黑亮的眼睛有些疑惑:“你们是谁?”

        “我是阿梅(阿香)”两个女孩一起开口。

        “你娘救了我们,我们是来报恩的。”

        陈浩然眨了眨黑亮的眼睛,不说话看着两个一模一样的女孩。

        “我们听说你有酒窝,笑起来可漂亮了,快笑一个看看。”两个女孩眼睛灼灼的盯着小浩然,盯得小浩然不自觉后退了一步。

        “你们吓到少爷了,快出去要不然我叫人了。”陈正拦在浩然身前。

        “走开,”一个女孩推开陈正,另一个女孩翻了个白眼说:“我们是来报恩的,你怎么能拦着。”

        “你……你们想怎么报恩。”小浩然直觉的这两个不是好人,有些警惕的问道。

        两个女孩眼珠子咕噜转了一圈,相视一笑,满脸都是坏主意:“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我们以身相许。”

        另一个狡黠的接到:“等你长大我们就嫁给你。”

        “所以往后你得听我们的,先笑一个我们看看。”

        “啊?”可怜才六岁的陈浩然懵了。

        “你也有好处,”一个又接到“我们这是娥皇女英,你就可以坐享齐人之福。”

        然后两个一起说:“以后我们

        就是你的娇、妻、美、妾。”

        阿慧忽然提着裙子闯进宜归院,直奔正屋人未到声先到:“夫人,夫人老爷回来了!”

        在对账本的桐叶忽地站起来,陈青回来了!

  https://www.biqugebar.net/12_12077/49109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