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信陵公子 > 第二十二章 魏齐献策

第二十二章 魏齐献策


芒卯一番陈奏,却是说是骡子是马,要拉出来遛遛;现在骡子和马都没出来,我们就不要着急。总而言之,就是个“拖”字,偏偏说的冠冕堂皇,又体贴入微,让人不好抓住把柄。听完他的话,孟尝君心中赞叹,群臣暗暗冷笑,魏王却是几乎吐血。无忌不便发话,只静静听着,偷眼观看,却正看到太子也在望向自己。

        魏王强忍着骂人的冲动,眼睛扫过整个大殿,仿佛望向无尽虚空,道:“如此说来,此事今日不必再议了?”

        芒卯道:“或许其他列位还有真知灼见,也未可知。”一句话轻飘飘地,又把皮球踢给了殿上的众人。

        魏王无奈,把眼睛看向新任宗伯魏齐。

        魏齐知道该自己出马了。一为解大王之困,二为将孟尝君、芒卯这两个排在他前面的家伙比下去。他抖擞精神,起身道:“臣魏齐有言陈奏!”

        魏王嘉许地点点头,看来关键时候,还是同宗的自己人靠得住。

        魏齐运足中气,高声道:“世人嫁女,有求门第高于自己的,有选门第不如自己的,也有找门当户对的。”

        几句话说得中气十足,字正腔圆,声音在群臣头顶炸裂开来,在宽阔的大殿中激荡,和着回声嗡嗡作响。孟尝君微微皱了下眉头,依然眼眉低垂,面无表情。芒卯心中暗笑,不知道他这突然不着边际地扯了开去,是要准备说些什么。

        魏齐没料到这大殿的音响效果如此之好,一张口声音洪亮得把自己也吓了一跳。忙缓了口气,略略压低了一点音量,继续道:“求门第高于自己的,无非是想借机攀附富贵,或者指望女儿身入豪门,衣食无忧。选门第不如自己的,则是想凭娘家威势,保女儿此后扬眉吐气,不受欺侮。找门当户对的,却是取中庸之道,既可相互提携,也可保女儿与夫家相处融洽,不生无妄之争。”

        一番高论下来,魏齐看魏王听得津津有味,心中暗自得意,群臣却开始有些昏昏欲睡。

        谁知他话锋一转,又道:“不过诸侯嫁女,却与寻常世人不同。”

        如果不是怕朝前失仪,殿上群臣估计要晕倒一大片。众人心中骂道:既然不同,你前面说那么许多废话做什么?

        魏齐接着道:“方今列国纷争,风云变幻。嫁娶之事,即是纵横之术,更甚于使臣往来,公子相质。”

        所谓公子相质,是春秋战国时的一种通行做法。两国之间或订立盟约,或有求于人,或示弱臣服,便将国中的王族公子送至他国,做为抵押,以取信于他国。被质的公子,则称为质子。

        芒卯终于忍不住,插言问道:“不知宗伯究竟有何见解?”

        魏齐被芒卯打断,心中不悦,斜眼瞥了他一眼,终于开始进入正题:“秦、楚、赵、韩四国与我大魏相较,秦国便是门第高者,韩国便是门第低者,楚、赵便是门当户对者。倘若长公主嫁入秦国,看似风光,不过又是一质子而已。以秦之强,生杀予夺,均非我魏国可以掌控。日后情势如何,只能凭长公主自身之天命。”

        魏王听得微微点头,面色凝重。太子和无忌关心长公主,听到此也手心见汗。

        魏齐又道:“倘若嫁入韩国,则以韩之弱,定然俯首听命于我大魏,长公主自可安享尊荣。然则韩魏之地,与秦国犬牙交错。若秦攻韩,我魏国救是不救?若秦攻我,则韩国救或不救,又有何益?”

        听到这里,群臣终于大致明白了魏齐的见解,也从最初的鄙夷,转而为赞许。

        魏齐本已讲到口渴,丹田中凝聚的气息也开始散乱,看到众人赞许的目光,又精神一振,一鼓作气把自己的意见都讲了出来:“而楚国与赵国,一个地域广袤,历来称为大国;一个兵精将广,前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又独自吞并中山国,国力骤增。若长公主嫁入这两国,则于国可联手抗秦,于长公主自身,也可富贵无忧。是以魏齐之意,是在楚、赵两国之中,择选贤良公子,以为长公主之佳偶。”

        芒卯听下来魏齐这一番言论,本想反驳质问,又怕太出风头,有违自己把事情丢给魏齐的初衷,只得强自忍住,低头恨恨咬牙。

        魏王听完魏齐的长篇大论,频频点头,不过还是有些疑难未解,便问道:“然则秦国虽然未选定公子,却已先派遣使者致意,说要求娶长公主。此事该如何是好?还有楚、赵虽均为上选,然而终究只能嫁给一家,势必得罪于另一家,又该如何?至于韩国,倒是无甚紧要。”

        魏齐笑道:“大王所虑甚是,不过魏齐已有良策。”

        座中芒卯暗暗撇嘴,看不惯魏齐耍宝的样子。太子和无忌也紧张得竖起耳朵。

        “哦?”魏王又惊又喜,忙问道:“是何良策?”

        魏齐悠然道:“既然不好直言拒绝,不如设下一个对局,让四国公子各凭本事,胜则迎娶公主,败则各安天命。无论谁胜谁败,却都怪不得我魏国。”

        魏王大喜道:“此计大妙!只是不知该选什么对局,万一不幸……”

        魏齐心中机警,忙接口道:“万一不幸,也是天意。既是上天为媒的姻缘,逆之不祥。”

        他生怕魏王说出暗中作弊的话来,要是传了出去,反而不灵了。尤其是秦国虎视眈眈,如果知道魏国动了手脚,必然借口前来攻打。当然,话不能说,事却可以偷偷做,这个道理,魏齐心中十分明白。

        魏王话未出口,也醒悟过来,点头表示会意。他又扫视了一眼全场,问道:“众位可还有什么高见?”

        座中下大夫须贾附议道:“臣以为宗伯所言,甚为恰当。其余细节事宜,可委派重臣,专人负责拟定即可。”

        其他众臣纷纷表示附议。沉寂了半天的相国孟尝君,此时仿佛突然醒了过来,道:“宗伯虽是新进,却能老成谋国,实在令臣等汗颜!”

        芒卯见孟尝君表了态,自己也违心地夸赞了魏齐几句,表示附议。

        无忌见众人高谈阔论一番,便几乎将长姊的婚事定下,最后还弄出一个对局来,将长姊当做赌注,下在这四国赌局之中,不免心中不快。父王平常口口声声爱护长姊,到了婚嫁大事,却全不理会长姊自己的心意,更令他胸中激愤。见众臣都表示附议,他倏地起身,朗声问道:“宗伯之言,固然有理。然则诸位但知谋国,就没人想问问长公主,她自己想要嫁个什么样的夫君吗?”

        太子见无忌一起身,便知不妙,忙示意他坐下,却是晚了。他赶紧自己也起身道:“长公主自幼尊贵,若是所选夫婿不合心意,恐怕难以和睦,如此也有违两国修好的本意。”

        魏王听了无忌的质问,顿时生出满腔怒意;接着见太子出来圆了几句,想想自己这个宝贝女儿的公主脾气,忽觉的确也是个道理,怒意便消了一半,却还是训斥道:“便是寻常人家嫁女,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没有让女儿自己来挑的。何况我大国诸侯,凡是王室血脉,都应以国家为重。公子为质,公主和亲,食国之禄,即当为国分忧,哪里由得自己挑三拣四!”

        太子摇头示意无忌坐下,无奈无忌宁折不弯的脾气上来,当着满朝重臣,又争辩道:“是否食国之禄,又不是长公主自己所能选择。何况为国捐躯,本是男儿份内事,如此强交于女子之手,岂不显得魏国无有贤臣猛将!儿臣以为,如若长公主心中意愿,与国家之计相合,则再好不过。如若不合,还望父王能一听长公主之心曲!”

        无忌这一番话,不但顶撞了魏王,连满朝的文武百官也都一起捎带上了。王座之上,魏王已自被气得不轻,昨日那偶然出现的父子温情早已丢到九霄云外,眼见马上便要雷霆大作。殿中群臣也暗叹少公子无忌虽然曾立大功,毕竟是小孩脾气。从古至今王室嫁女,都是只谈利益,不谈感情,无忌如此说,只是异想天开而已。

        太子魏圉见势不妙,忙道:“无忌与长公主姐弟情深,是以关心过切。虽然出言莽撞了些,还望父王看在他一片赤诚,不要责怪。”又转头对无忌轻喝道,“还不快坐下!”

        出乎意料,魏王今日竟然大不如以前那般强硬,听了太子的话,涌上来的脾气又硬生生收住。只是对无忌叹道:“寡人让你今日来殿上观摩朝会,是教你来说这些孩子话,让众人耻笑的么?还不滚出去,回去好好反思反思!”

        原来魏王近日来,忽感身体开始大不如前。回想登上王位十几年来,屡被强秦欺侮,丢城失地,常有心力交瘁之感。朝中局势,也是波谲云诡,平静之下暗藏危机。似乎只有膝下几个子女,还算少有的亲情。这也是为何昨日看到无忌,突然流露出从没有的温和。此刻见无忌一心维护长姊,虽然恼火他的幼稚倔强,却从心底里隐隐有些宽慰,下手时竟犹豫起来。

  https://www.biqugebar.net/42_42981/142972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