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车辚辚马萧萧 > 第三十七章:马屁一流

第三十七章:马屁一流


臣当时听他这么说,倒也不好怎地。又见他实在不像是个有钱人模样,于是告诉他勤俭持家的道理,广积福田必有好报的事情。

        他听了,将酒杯在桌上一顿,睁眼说道:

        因果报应自古传,

        如今黄天非青天!

        炸雷劈死老黄牛,

        贪官墨吏享寿延。

        人家世代皆公侯,

        百姓累死是穷酸。

        老天这般不长眼,

        你长恁大没看见?

        臣一怔,自觉读了这么多年书,在这个伶牙俐齿的乡间老农面前竟半点派不上用场。正饮酒间,他儿媳妇端着一碗鸡肉,从厨房里走出来,她头上戴着荆钗,衣裙都是补丁罗着补丁,看上去煞是穷苦。臣忽然心生一计,心说这老农官府也不怕,天理也不怕,总得存个爱护子孙的心思吧?

        于是我又说道:老丈啊,你也该积攒下些钱来,传给儿孙,让他们有几亩薄田可耕,妻儿也免受那饥寒冻馁之患。

        那老丈不听还自罢了,一听此言,将眼睛瞪得溜圆,对着微臣挥起了拳头,叫道:

        儿孙自有儿孙福,

        前人无路后人铺。

        不为子孙积北斗,

        但叫自身求多福。

        他说的兴起,不等微臣插话,又嚷道:

        我儿不如我,我攒钱干什么?---给他败坏?

        我儿胜似我,我攒钱干什么?---多此一举?

        微臣那时候隐居读书,自觉得世事人情,逃不了“仁义”二字。如今碰到这个老头,只有乖乖的闭嘴喝酒,别无他途了。

        朱元璋和在座的诸位大臣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宴席之上,一时间欢声笑语。

        朱元璋笑着说道:朕晓得,任他是皇帝还是老农,一日只能吃三餐,夜里只能睡一张床榻,对子孙后代上存的心思,差别并不太大。像这位老农乐天达观的,毕竟是少数。诸位臣工之中,不少人是朕贫贱之时的少年好友,凤阳十年九旱,逢上灾年,赤地千里,人吃人。朕自己就饿过肚子!朕也知道世间上最不好过的就是饿肚子!

        说到动情处,这位叱咤风云的一世之雄,眼圈竟然红了。

        刘伯温站起身来,朗声说道:我大明肇基以来,皇上励精图治,劝课农桑,官吏清正,贪污六十两白银就要剥皮萱草,古往今来帝王之多,而论起求治之诚收效之大,未有能比的上皇上的。老百姓安居乐业,再也不用怕饿肚子了!

        李善长听他说到这里,怕好话被他一个人说完了,赶忙也站起身来说道:皇上励精图治,吏治清明,百姓各得其所,再也不用怕“炸雷打死老黄牛”了!皇上又开始八股考试,天下贤才凭真本事下场考试做官,给了贫寒出身的人一条仕进之路,再也不会“百姓累死是穷酸”了!

        李善长这句话,既捧了朱元璋,又显出刘伯温心怀邹忌东方朔讽谏忠义之心,拍一个马屁听了两个响,大大的高明。

        下面坐的是太子少傅宋濂,这宋濂是个老实本分的读书人,但是此时此刻也不得不说几句话:

        皇上扫尽胡虏腥膻之气,揭开黄天换青天!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建此伟业,万世垂名!

        朱元璋听了,喜笑颜开。他从在凤阳乞讨之时,就发誓扫除害百姓的贪官污吏,虽然臣下阿谀奉承,但是百姓安居乐业,不用饿饭总是个不争的事实。

        想到这里,忽然意识到自己被这伙子文官几句美言一捧,忘了问他们“自己的那笔钱怎么分”这件事。自己心思一盘算,已经明白这帮文臣避重就轻,不涉及皇家内部的细务,而刘伯温的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也算是委婉的给了一个主意,心里笑了笑,也就放他们过去了。

        徐达,汤和,邓愈等武将在旁边只知道附和,人云亦云。他们是在疆场上拼杀惯了的直肠汉子,平日里有什么就说什么,乍一听到宴席之上谀词如潮,还不甚习惯。他们几员武将相互之间对视一眼,都明白对方的意思:我等在疆场之上厮杀半生,抛头颅,洒热血,竟不如这伙子文官轻巧巧的一个马屁!当下里暗自品味,深深地觉得三人马屁中,以刘伯温为最高明,明知皇帝是个大老粗,将答对化成几句打油诗,浅显易懂,简直浑然天成,拍马功夫已臻化境。

        朱元璋在宴会之后,果然细细思索刘伯温的话语,将这笔财宝存放在原地。但是总归舐犊情深,他担心自己的后世子孙像他一样,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饱受饿饭之苦。于是下令将自己的子孙全部封官,确保自己的子孙就算什么也不干都有一口饭吃。他没想到的是,几百年之后,自己的子孙竟有几百万人之多,向朝廷领取钱粮,已经成了明王朝的沉重的财政负担。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刘伯温的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给建文皇帝留下了一座金山。实则这处宝藏,寻根溯源,乃是蒙古军队西征东拓,北伐南讨,灭掉辽,金,宋,花拉子模等大国小国后,将其国中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积聚搜集于宫中。

        明朝攻进大都之后,元朝军队窜入大漠,沿袭元朝称谓,史称北元。蒙古军队败退之际,财宝仓促之间未及带走,只好埋藏于各处,等待修生养息,寻隙再进中原,将之挖掘出来。只是明朝建立之后,历代皇帝都是颇为重视北部边防,有名可数的例如徐达,蓝玉,乃至于朱棣皇帝本人,都多次出征漠北,打得北元自顾不暇,哪还有余力进攻中原?

        时光荏苒,转眼便是几朝,当年的雄主猛将谋士精兵,多化为一抔黄土,随风而逝。却有当年靖难之役的一员老卒活了下来,在这间小楼上娓娓而谈,听得众人目瞪口呆,忘了周边的情境。

        白头的老军淡淡一笑:我前思后想,越来越是觉得太祖皇帝用心良苦。他知道这处宝藏藏在何处,可是若是藩王造反了,兵连祸结哪还有闲工夫去挖掘财宝。若是藩王不反,黄子澄势必不向皇帝说宝藏藏于何处。看来太祖皇帝布衣出身,知道若是后代不争气,集聚再多,也是无用,他对刘伯温的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还是颇为赞同的。

  https://www.biqugebar.net/42_42982/146020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