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信陵公子 > 第七十章 功过难评

第七十章 功过难评


魏王接到中军信使回报的消息时,已经是丑时,距离早朝也没有太长时间了。他吩咐众臣就在王宫之中找了个偏殿草草休息一阵,等待上朝议事。

        这一夜朝中几位重臣都被折腾得够呛,刚睡了一个时辰,就又被叫醒上朝,一个个双目红肿,睡眼惺忪。其他正常从家里美美睡了一觉才来上朝的臣子看了,都深深感到身居高位当真不易,有多大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代价。看相国孟尝君,都七十岁了,还熬了一宿,那身子骨都不知道能不能撑得住。

        魏王打着哈欠,踱到王位上坐好。太子低着头,用力揉着眼睛。众臣心中都叹道:国君家也不轻松啊。最精神的大概是韩国使者和黄歇了,虽然他们一样是只睡了一个时辰,但今日朝会,关系到他们能否好好回国复命,绝对一点都不敢马虎。

        从束发之后,无忌就也开始如长兄魏圉一样,正式成为日常朝会中的一员。不过一般他只需要坐在一旁,老老实实地听着便可。既不用给出什么提议,也不用参与什么讨论。总之是四个字:可有可无。

        不过今天,他难得地成了整个朝会的焦点。消息灵通的朝臣,在来的路上就知道了昨夜发生的大事:无忌少公子夜追泾阳君,斩其右手而还!消息闭塞的,在宫门外候朝的时候也都知道了。等到进了大殿,看到满脸疲惫、一身血迹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的无忌,更印证了消息的正确性。

        魏王坐了一会儿,实在太困乏,感觉这样下去弄不好要睡着,干脆起身在大案前来回踱着。满是血丝的双眼,紧紧盯着跪在大殿中央的无忌。

        “很好!很了不起!”魏王终于开口道,语气绝对不会让人误认为是在称赞,“半夜急追百里,击杀两人,斩断泾阳君一只手掌!无忌,你是不是觉得寡人该夸夸你有大侠之风范?”

        无忌脸上除了疲惫之外,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他拱手道:“回父王,儿臣是魏国公室子弟,父王的臣子,不是什么江湖侠客。”

        “不是江湖侠客,为什么擅自出击,做出这样的事?”魏王的怒气激地胡须都飞起来了。

        无忌从容答道:“泾阳君身为秦国王室贵胄,我魏国待之为上宾。谁知他竟然毫无廉耻之心,因一己私怨,在我魏国境内,派刺客刺杀同为我国贵宾的城阳君、阳文君。无忌身为魏国公子,自当前往追捕,以慰友邦之心。”

        道理说起来当然是这样,魏王在表面上也是这么说的。但说什么和做什么,却是两码事。所以无忌的话,魏王越听越气,怒道:“抓不抓泾阳君,是寡人来决定的事情,哪里轮得到你这个黄口孺子来置喙!”

        一旁的楚国太子舍人黄歇,听到魏王这个言语,却是不满意了。他起身道:“外臣黄歇启奏大王。泾阳君在大梁城边,公然行凶,刺杀韩国城阳君和我国阳文君,魏国身为主人,岂有放纵之理?难道魏国竟是法外之地,连友邦的王室公子遇刺,都不管不顾吗?”

        一旁的韩国使者也跟着附和。

        魏王知道自己方才被无忌气糊涂了,说话露了破绽,忙道:“贵使息怒。泾阳君自然是要抓的。寡人的意思,抓捕泾阳君之事,当规划周详,一举成擒。如无忌这般打草惊蛇,只会让泾阳君逃脱!”

        韩国使者因城阳君被刺身亡,回去难以交差,说话自然更加地不客气:“大王,外臣倒是以为,无忌少公子智勇双全,侠肝义胆。若昨日等着晋鄙将军的人来回请命,只怕半夜里泾阳君早跑回秦国去了!幸亏有无忌少公子,虽然最后还是让元凶泾阳君逃脱,好歹击杀了直接行凶的刺客,还留下了泾阳君一只手掌。如果不是这样,外臣恐怕只能自杀谢罪,再无颜回去见韩王了!”

        黄歇也道:“韩使所言甚是。我阳文君虽然侥幸得生,也是身受重伤。如果让这些凶手都好端端地跑回秦国,黄歇也只能自杀向楚王和阳文君谢罪了!”

        两人这一大套话,死呀活呀的,三句不离自杀,听得魏王脑仁都疼。他知道这两人说这些,并不是为了替无忌开脱,而是在逼自己代表魏国表态。

        魏王沉吟良久,道:“无忌,寡人姑念你为国情急,又操劳了一夜,先退下吧。擅自出击的过错,后面再与你细算。”

        无忌叩首,退在一旁。忽然抬头看到哥哥魏圉眼中的关切之意,他心中一暖,冲太子微微一笑,表示自己没什么大碍。

        魏王踱了两步,又道:“如韩使所言,此次虽然让元凶泾阳君逃脱,毕竟击杀了行凶的刺客,还斩断泾阳君一只手掌。我魏国做到如此地步,也算是尽了力,聊足告慰城阳君在天之灵,弥补阳文君重伤之痛。两位回国之后,还望向韩王、楚王表达寡人的歉意。”

        听了魏王的话,黄歇心中冷笑:想这样就把魏国摘出去了?哪有那么便宜!

        他拱手道:“大王,此次泾阳君遣凶刺杀之事,只怕没那么简单!”

        魏王微微一愣,道:“楚使此言何意?”

        黄歇道:“人言泾阳君是为一己私怨,报复城阳君和阳文君。黄歇却以为,这其实是秦国蓄谋为之!大王试想,秦国前年伐韩,夺城两座;去年攻魏,兵围大梁;今年击楚,水淹鄢城。如此强秦,最怕的是什么?当然是这些被秦国攻伐过的国家联合一致,同仇敌忾,一起对付秦国!泾阳君偏偏要在魏国境内,刺杀城阳君和阳文君,就是为了让韩、楚、魏三国互相指责,各自结仇。大王如果怕得罪秦国,放走了泾阳君,则韩、楚必视魏为仇敌,如此自然不会结盟,而秦国反可高枕无忧。”

        泾阳君当初一时怒发,派剑奴刺杀城阳君和阳文君,并没有去多想这些邦国局势,不过是仗着秦国强大,以为没人敢动自己罢了。但这些不妨碍黄歇来推演假说,以期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稍顿了顿,继续道:“如今有赖无忌少公子追杀之功,韩、楚两国暂时不会将此仇记在魏国身上。但秦国虎狼之心,绝不会因此而稍减。其必将再继续使出各种手段,令我三国离心离德,然后各个击破。如今秦军尚在楚国攻城略地,等其满载而归,谁又保证不会掉头来攻打魏国?是以黄歇为大王计,当趁机传告天下,斥责秦国派泾阳君行此卑鄙之事,与韩、楚联名声讨,订立盟约。如此秦军必定退军自守,不敢东出函谷关半步。”

        魏王思忖了一阵,拿不定主意,决定还是用国君惯用的拖延手段,先问问大臣再说:“楚使所言,相国以为如何?”

        孟尝君抬眼道:“秦国侵凌诸侯,日日不已。如今之事,正是我魏国联合韩、楚两国之最佳时机。秦国有错在先,也没有借口来归罪于我魏国。是故老臣以为,楚使之言,言之有理。”

        魏王还待再问,却听亚卿芒卯抢着道:“微臣以为,楚使之言万万不可!”

        芒卯向来亲秦,说出此言,魏王并不为奇。他最关心的,是到底哪个选择对魏国有利。便转头问道:“芒卿有何高见?”

        芒卯起身道:“泾阳君在我魏境刺杀城阳君、阳文君,而我魏国为韩、楚出头,击杀凶手,斩伤泾阳君,也算抵得过了。当今秦国之强,众所皆知。我魏国既然已经仁至义尽,又何须冒着继续得罪秦国的风险,再去与韩、楚结盟?楚使此言,不过是为了让魏国出兵,解救他楚国之危而已!”

        黄歇冷笑道:“然则芒卿可敢作保,秦国从楚国退兵后,不会另寻借口来攻打魏国?如魏国不与韩、楚结盟,又凭什么来抵挡秦军?莫非又要靠少公子孤身入营,凭口舌让秦国退军?”

        芒卯也不甘示弱,反唇相讥道:“然则楚使可敢作保,与韩、楚联盟之后,秦国便不会来攻打魏国?如果秦国来攻,韩、楚两国可敢出兵破之?可别忘了四十年前,公孙衍联合魏、赵、韩、燕、楚五国兵马,在函谷关外依然被秦军打得大败而回!”

        孟尝君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公孙衍虽说是联合五国兵马,其实楚国和燕国并没有出兵,而魏、韩、赵三国也各怀心思,逡巡不进,是以大败。如今韩、楚两国对秦国可是有切肤之痛,而魏、赵两国也将有姻亲之约。如此韩、楚抗秦于前,赵国支援于后,我魏国居中调度,此正是四国联合,制衡秦国的大好时机。芒卿之言,却是有些多虑了。”

        魏王见三人在殿上争执,各不相让,一时分辨不出谁对谁错。座中群臣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便道:“楚使与芒卿所言,都有道理。此事还容寡人回去,细细思量。”

        此时却见无忌起身道:“父王,儿臣有一言启奏!”

  https://www.biqugebar.net/42_42981/180371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